上海市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的“维生素”和“生长素”,前人的研究已发现,植物群落具有增加空气负离子的作用,因此空气负离子浓度已成为衡量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但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否受城市化梯度的影响目前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因而本研究在上海市城市化梯度不同区域选取了15个公园,并在佘山森林公园(东佘山)设立对照,通过2009年3月-2010年2月一年逐月的定点观测,着力分析上海市城市化梯度不同区域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格局,并进一步探讨了温湿度、风速、总悬浮颗粒物(TSP)、周边人流量等因素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上海市城市化梯度各区域公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半自然生态系统的东佘山(p<0.05);城市化梯度各区域公园内林内均大于空地,而林内差异不显著,其年均值介于489±24个/cm3-578±31个/cm3之间;空地存在一定差异,中-内环间显著低于外环外(p<0.05):公园植物群落存在与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大于城市化梯度自身的影响。   (2)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日变化上,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段没有显著差异;在季节变化上不论林内、空地以及效益(林内与空地的差值)均呈现出夏季>春秋季>冬季的规律,最高月(9月)林内和空地的均值分别达到990±32个/cm3和712±36个/cm3。   (3)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受气象、环境及人为活动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0-40℃)、湿度(<85%)正相关(p<0.05),与温度的日较差负相关;TSP对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显著的限制作用(p<0.05);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测定点周边半径3m、5m内的人流量负相关(p<0.05),与距离周边交通干道的距离正相关(P<0.05)。   根据以上结论,作者建议:   (1)着重在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的中-内环间区域新建公园绿地,以弥补这一区域空气负离子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这一区域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   (2)新建、改建公园时,尽量避开主干道,或将供游人活动的空地尽量设置在公园内远离主干道的区域而非靠近道路的公园门口;同时增加供游人活动的广场周围的绿量以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大生态服务功能,也可通过在高大乔木林内设置游步道、活动场等方式引导游人利用植物群落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生态服务功能。   (3)鉴于植物群落存在与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大于城市化梯度自身的影响,今后的相关研究应更加着力于植物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以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缩水杨醛(H2L)与醋酸锌形成的配合物为配体(Zn2L2),合成了14个同构的异核稀土配合物。以H2L为配体,合成了7个同构的单核稀土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XRD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以1,2-二氨基(乙氧基)乙烷缩水杨醛为前配体,与醋酸锌配位后得到配合物为配体,与六氟乙酰丙酮稀土盐反应,合成了14个具有四核零维平面
本课题主要探讨了基本培养基、外植体种类、培养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的影响,并对大豆愈伤组织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光催化性能和超亲水性能作为自清洁薄膜的重要性能,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的半导体材料TiO2,其内部价带的电子在光照条件下吸收光子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电子与
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材料在加工、储运、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在外部条件作用下,发生的胶体结构、理化性质和机械性能的不可逆变化,它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路面的使用
本文以苯甲酰三氟丙酮为骨架设计并合成了五种结构新颖的配体:单β-二酮配体对甲氧基苯甲酰三氟丙酮(MBTF),双β-二酮配体1,2-二(4,4-双(4,4,4-三氟-1,3-丁二酮基)苯氧基乙烷(BTPE)、4,4-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二苯基甲烷(BTDM)、4,4-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二苯基乙烷(BTDB),以及三β-二酮配体4,4,4-三(4,4,4-三氟
在不使用保护气及还原剂的条件下,采用超声辐射法将金属离子还原成纳米金属粒子,同时超声引发单体聚合,制备纳米钯/聚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PAAEM]复合材料、纳米钯/
大花蕙兰是一种世界流行的室内名贵花卉,部分大花附生种类及其杂交种,是世界上栽培较为广泛的“洋兰”之一,其多倍体具有花器官巨大、抗性强、株型奇特和抗逆性强等特征,具有
蚊虫由于其特殊的行为、生理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而成为传播人类疾病如丝虫病、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疟疾等的重要媒介。杀虫剂对控制这些人类疾病的主要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