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难,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更难。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作为欠发达地区国民经济中最具生命力的“强势群体”,已成为支撑和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满足消费需求、吸纳城镇就业、增加地方税收、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重要地位明显提高,但相对于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相匹配的。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相对有限,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门槛较高等,而且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加之,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受规模、效益、资信的限制以及外部诸多因素的严重影响,使得资金短缺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进而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实际上,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下,特别是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后,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否在危机中经受住严峻考验并发展壮大,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显的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从国外来看,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都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据此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实际指导性减弱;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也主要是从全国或省域的背景出发,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而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基于此,从实证方面研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着力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起符合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担保体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加快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议题,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抽取的中小企业样本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就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并从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担保机构等层面深入剖析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探索解决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路径。最后,在借鉴国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和国内发达省域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缓解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