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东部大型走滑断裂郯庐断裂贯穿渤海海域东部,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过程和油气分布。因此,本论文对辽东湾坳陷走滑转换构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辽东湾坳陷不同类型走滑转换构造的发育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平衡剖面恢复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辽东湾坳陷典型走滑转换构造的形成演化模式。在对走滑转换构造静态特征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构造带和典型油气藏
【基金项目】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项目"辽东湾地震-地质整体研究项目"课题二《辽东湾探区整体构造解释及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部大型走滑断裂郯庐断裂贯穿渤海海域东部,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过程和油气分布。因此,本论文对辽东湾坳陷走滑转换构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辽东湾坳陷不同类型走滑转换构造的发育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平衡剖面恢复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辽东湾坳陷典型走滑转换构造的形成演化模式。在对走滑转换构造静态特征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构造带和典型油气藏的精细解剖,明确了辽东湾坳陷不同类型走滑转换构造的控圈作用。辽东湾坳陷发育共轭型、叠覆型、双重型转换构造、叠瓦扇、S型和复合型六类走滑转换构造,依据转换构造局部应力状态,进一步将每种类型划分为增压型转换构造和释压型转换构造。共轭型走滑转换构造分割了辽东湾坳陷和渤中-渤东地区,为研究区一级走滑转换构造;S型走滑转换构造发育于走滑断裂弯曲部位,在辽东湾坳陷广泛发育,释压部位断层倾角较缓,形成小洼陷,增压部位断层倾角较陡,地层弯曲上拱;叠覆型和双重型走滑转换构造主要发育于走滑断层叠覆部位发育,释压型次级断层较为发育,增压型次级断层不发育或发育较少,地层弯曲上拱;叠瓦扇型走滑转换构造发育于主干走滑断裂尾端,释压型次级断层较为发育,与主干断裂呈马尾或帚状构造。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在沙一、二沉积期开始走滑滑动,但此时走滑活动较弱;至东营期开始强烈走滑;进入新近纪走滑活动开始减弱。主干走滑断裂的走滑活动控制了走滑转换构造的形成演化,东营期主干断裂强裂走滑,辽东湾坳陷发育叠覆型、双重型、S型、叠瓦扇型和复合型走滑转换构造,且分布范围较广,其中释压型走滑转换构造次级断层发育规模较大、数量较多,而增压型走滑转换构造次级断层不发育或发育较少、规模较小;新近纪走滑作用较弱,走滑转换构造发育较少,仅在辽中凹陷和辽东凸起发育释压叠瓦扇型和S型走滑转换构造。此外,不同类型的走滑转换构造具有不同的次级断层生长模式,释压叠覆型走滑转换构造次级断层由叠覆区两段向中间生长、传播,叠覆区两端次级断层活动时间较早、活动强度较大;释压双重型走滑转换构造次级断层由叠覆区中部向两端生长、传播,叠覆区次级断层规模及活动强度差异性不明显;释压叠瓦扇型走滑转换构造次级断层由断层中部向断层尾端生长、传播,离主走滑断裂距离越近次级断层活动强度越大,由断层中部向断层尾端次级断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辽东湾坳陷不同类型走滑转换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圈差异性,增压型走滑转换构造发育反转背斜、半背斜、断鼻型圈闭,圈闭规模较大,侧封性较好;释压型走滑转换构造发育断块型圈闭,圈闭规模较小,侧封性较差。就不同构造层系而言,辽东湾坳陷东营组走滑作用强烈,东营组走滑转换构造圈闭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而在新近系,由于走滑作用相对较弱,辽西地区走滑作用不明显,仅在辽中辽东地区发育少量走滑转换构造圈闭,且圈闭规模较小。
其他文献
某油气管道发生采空塌陷灾害的管段位于山西省乡宁县西坡镇崖坪村境内,属黄土残塬斜坡梁及丘陵地区。其所经采空地面塌陷为崖坪煤矿300万t/a改扩建矿井项目2#煤层11208采掘工作面开采所致。由于管道下方采煤发生的采空地面塌陷灾害,严重威胁了输气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故对采空区油气管道的安全性评价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查明矿区开采、地质等环境条件基础上,基于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变形
2009年,我入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至今已坚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10余年。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青年骨干教师,努力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思政课担负着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重要使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
D373块属于低渗区块,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就成了油田开发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D373块在开发初期对地质认识不清,技术政策不明确,导致油井含水上升、注水压力过大、水井注不进去而停注等问题,对D373块开展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研究不同注采参数下油藏的注入特征,油井液、油、含水变化特征,压力变化特征,对获得一定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技术界限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精细地层对比、
随着深水海域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藏将成为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深水气藏岩石压实程度较低,胶结疏松,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砂,且深水气井井筒流体流速快,携砂能力强,由此带来防砂难度较大,作业成本较高等问题,一旦防砂失效,将会对深水气井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深水气井防砂挡砂精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防砂的可靠性和长效性,挡砂精度设计过大容易造成筛管的冲蚀,致使防砂失效;挡砂精度过小则会造成堵塞,影响产能。目
近年来,利用流致振动现象提取海流中的能量被众多研究者所重视,如何进一步优化流致振动式海流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果是关键所在。本文采用非定常RANS方法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通过Fluent二次开发平台编写程序代码实现流固信息交换,并进一步实现程序代码并行改写,实现了非对称粗糙带单圆柱及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并行数值计算。非对称粗糙带单圆柱及串列双圆柱的流致振动有诸多影
四分量地震勘探正从简单地表和浅水区扩展到复杂地形和深水区域,而窄方位角观测系统正朝着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发展,这些变化对四分量采集技术的要求更高。目前,国内还没有深入研究海底节点采集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初期阶段。海上节点系统顺应四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长时间连续采集,并且不能实时传输地震数据,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节点采集技术调研成果以及海上四分量地震采集项目实例,展示海底节点
油基钻井液体系目前在页岩气开采、保护油气层、海外油气井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量也逐步增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应出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受技术限制与操作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使用过后的油基钻井液整体重复利用率偏低,导致所产生的油基钻井液数量也逐渐增多。因油基钻井液不同于水基钻井液,除了生产维护的成本高昂,还会带来极大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坨-胜永地区现场使用后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相应分析
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是服务于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产能建设过程中地面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技术探索,目前各大油田针对不同原油的物性参数、油田不同区块的生产参数及地面生产条件等,均形成了不同的原油集输工艺,很好的满足了油田开发需求。目前,各油田开发生产正处于一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时期,对于常规的油田集输工艺,通过优化管网、改良设备等技术革新,不断降低地面集输系统的能耗,逐渐形成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