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源性疾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至关重要,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肠源性病毒感染等。近10年来,在我国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9%和8.9%,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致病菌。有资料统计,在我国70%~80%的细菌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食品而引起的恶性中毒事件,在美国、墨西哥、法国多次发生,病死率达30~70%。因此,找出快速有效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和监控方法,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根据现有通用增菌液及选择性增菌液,设计制备了一种能够同时富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复合增菌肉汤。通过单因素实验挑选出合适添加剂,并采用响应面分析对培养基成份进行了优化,最后得到SSL配方如下:胰蛋白胨17g/L、蛋白胨3g/L、磷酸二氢钾2.5g/L、葡萄糖2.5g/L、丙酮酸钠2.5g/L、甘露醇5g/L、氯化钠15g/L、氯化锂2g/L、亚碲酸钾1mg/L、萘啶酮酸10mg/L。经验证SSL可使得三种目标菌以相对一致的速度进行富集,经过37℃150r/min振荡培养24h后,菌体浓度到达107~108CFU/mL,非目标菌生长受到抑制。针对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a442基因及单增利斯特菌的hly基因成功设计了三对引物和三条特异性探针,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原菌的液相芯片检测。经过优化PCR产物与探针杂交的温度,得到杂交条件为52℃,20min,检测灵敏度可达100CFU/mL。通过人工污染样品的检测和实际食品样品的检测,验证了SSL(S.enteritidis; S.aureus; L.monocytogens的复合增菌培养基)复合增菌技术及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的检测效果,预增菌及液相芯片检测全过程可在24h内完成,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CFU/mL。本研究所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在上述三种致病菌的快速和多重检测上是可行的。结果表明其具备良好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特点。与国标法相比,检测时间减少,准确性提高,且可满足多重检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