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牙合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错牙合畸形,尤其是前牙反牙合。与正常咬合关系相比较,前牙反牙合的主要特征是在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颌牙尖或切端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完全相反,即上前牙的切端处于下前牙切端的舌(腭)侧,形成下前牙前突、上前牙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俗称“地包天”或者“兜齿”。前牙反牙合的危害较大,其前牙的咬合关系可以限制上颌骨的发育,而下颌骨的发育却缺乏有利的限制,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而下颌骨过度发育,形成“月牙”面容,严重影响美观,同时对颞下颌关节、口内牙齿、口周肌肉等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与口腔毗邻的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前牙反牙合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形成于牙齿及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于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原则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然而,对于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而言,其矫治难度较大,主要由于乳牙的牙冠短小、患儿不能良好地配合,常常导致治疗失败;对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而言,时机过晚,因为骨骼结构的发育和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已接近成熟,不但矫治时间长,甚至无法矫治,只能借助于正颌外科的手术矫治,其创伤大、费用高、时间长。因此,在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是最有利的时机,此时,乳恒牙正处于交替阶段,上下牙的咬合关系正在进行改变和调整,颌骨也未发育完全,可塑性较强,部分恒牙的萌出也可以为矫治器的固位和稳定提供结构基础。因此,替牙期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关键时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般主要采用活动矫治器来进行治疗,在矫治的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变化极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导弓式活动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一种新型矫治装置,矫治效果较好。然而,关于导弓式矫治器能够引起髁状突间隙的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会对颞下颌关节的健康造成影响等问题,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研究了导弓式活动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髁状突间隙和位置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