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各国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教育改革,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核心都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工作是教科书的编写,因此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会波及到教科书的编制。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而教科书则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媒介。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教科书既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资源,在教学中教材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同时,无论哪一套教科书,都有其鲜明的区域和时代特征,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高度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使得教材改革获得成功,并达到广泛的适应性,不仅需要总结自己教材改革经验,同时也要借鉴其它发达国家教材的优点。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8次基础教育改革,而日本二战之后也经历了6次教育改革。从时间、次数和目的上来看,中日两国实现教育课程改革有类似之处。我国和日本近期都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日本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并与2003年开始实施,配套的新课程教科书已经全国使用;我国教育部也于2003年印发了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科书已经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等地试行。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方法从两国高中化学教科书演变过程、现行教科书(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化学1、化学2),日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2006年(平成18年)第四版高中理科教科书(化学Ⅰ、化学Ⅱ)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内容选择、基础理论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习题编排和栏目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深入讨论了各自的特点与优缺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在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过程与方式、编写理念、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特色,具体表现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编写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习题安排具有层次性与开放性等方面。而日本教科书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内容涉及面广、注重编排细节(如附有知识点的索引、栏目设置的说明、化学史年表等)和以科学探究为中心。这些将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写和修订时在建立开放性教材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改善版面设计、协调图文编排、提高教科书易用性、创新习题设计、加强探究活动、完善校本评价等方面提供素材、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