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的感觉。耳鸣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和维持与听皮层的神经元可塑性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的感觉。耳鸣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和维持与听皮层的神经元可塑性密切相关。ARC基因(即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 Arc/Arg3.1)和GAP-43基因(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是反映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基因,在早期神经元可塑性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神经再塑、再生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耳鸣大鼠听皮层的GAP-43和ARC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耳鸣大鼠听皮层神经元可塑性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制作耳鸣动物模型。2.实验前及处死前分别对每只动物进行ABR(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测定反应阈值及各波潜伏期。3.荧光定量PCR观察各组大鼠听皮层中GAP-43和ARC基因的表达。结果1.耳鸣动物模型造模成功,说明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确实感到了耳鸣。2.正常大鼠ABR波形稳定,多次注射水杨酸钠的大鼠ABR波形分化差,各波幅下降,ABR阈值上升、II波潜伏期延长与实验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3.GAP-43和ARC基因在水杨酸钠组大鼠听皮层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用行为学方法证实了注射水杨酸钠致大鼠耳鸣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2.注射水杨酸钠使大鼠ABR阈值和潜伏期的改变为水杨酸钠可导致大鼠听觉改变提供客观的听力学证据。3.耳鸣大鼠听皮层的GAP-43和ARC基因表达明显增多,反映了耳鸣大鼠听皮层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作为英语试卷中唯一的主观题,是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比较头疼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环节[1]。写作可以展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展示学生词汇的积累程度,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将写作放在重要位置。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实施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上的困境。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目的当心房或心室激动时,通常经由房室结快径前传或逆传,但心房与房室结快径的具体传入或传出部位,以及心房起搏部位不同或不同心房、心室起搏频率对其优势传导部位和传导时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的高低来讲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最主要的是先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提高课堂质量。本文就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做出分析,并且提出帮助学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中,为使学生“乐学、爱练”,最佳的切入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兴趣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59-02 體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
背景超声评估膈肌功能的方法在国内仍未广泛开展,我们的研究拟对正常人群通过超声测量膈肌厚度以及膈肌移动度来评估膈肌功能,以期得出正常范围值,为临床评估患者膈肌功能提
摘要:“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到胃里,只能引起消化不良。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高中生物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目的:了解体外射频透热疗法治疗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过程中,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