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cw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猛,但也伴随着大涨大落的现象,这对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冲击。作为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票市场波动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而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来说,经济政策对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波动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007年为了抑制经济过热,中国人民银行经历了6次加息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52%上调到4.14%。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生产萎缩。为了刺激经济,避免经济严重下滑,中国人民银行经历了4次降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4.14%下降至2.25%。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控制股票市场的波动有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对我国股票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改进监管措施、对政府运用货币政策来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从理论层面对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进行概述。其中,股票市场理论包括股票市场波动的原因以及特征;货币政策理论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针对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圳成分指数,选取1997年1月2日到2009年12月31日的日收盘数据,利用ARCH族模型对它们的波动性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并据此对沪市和深市的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沪市和深市波动性之后,发现这两个股票市场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只使用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来代表股票市场。在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时候,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选取1997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包括上证综合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M0、M1以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波动性的分析中,我国沪市和深市股票市场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均表现出高峰厚尾左偏非正态分布,序列的平稳性以及波动的聚类性;坏消息比好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大;从参数拟合优劣来看,其中EGARCH(1,1)模型是最优的。在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利率、货币供给量和汇率对我国股票市场均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利率是负向的影响;MO是正向的,M1长期是负向的,M1短期是正向的;汇率是负向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来健全我国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提高投资者素质,防止过度投机;建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通;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调整政府角色。
其他文献
孟超然,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清乾嘉时期的学者之一。他一生潜心问学,涉猎广博,又性情淡泊,廉政爱民,以讲明朱子理学为宗旨,成为当时福建省最有名的程朱学者,在清代福建文学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精密测量技术越来越成为各国高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将精密测量技术作为机械行业首要发展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微位移测量技术
金融管理研究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数据分析量非常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面对当今时代的海量金融数据,基于传统的统计技术建立的模型假设条件多,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凑效。数据挖掘是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全球普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催生的,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迫切要求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现收现
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又加入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各国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会计准则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也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于生产的效率、准时性和柔性要求日趋提高。生产制造业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已成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参与市场
中国自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之间对人才的争夺也更加白热化。因此,企业如何选人、用人、留人成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逐渐成为移动通信业务的主流,3GPP推进的长期演进技术(LTE)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根据接入方式不同,LTE分为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随着频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已经由行政执行提升到融入组织战略的高度。如何突破通常运用企业经营绩效来间接评价人力资源活动成果,或者仅从组织中的人员素质状况的改善等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