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方言骂詈语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渑池县,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于三门峡市。渑池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洛嵩片。目前可见的渑池方言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渑池方言骂詈语进行调查与研究,不但为渑池方言研究提供了语料,而且丰富了渑池方言和汉语方言骂詈语的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渑池县的人文地理及历史沿革,骂詈语的研究现状,渑池方言的研究现状及音系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等。第二章渑池方言骂詈语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渑池方言骂詈语的语言单位有词、短语、句子。根据结构方式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词里主要以单纯词、附加型、联合式为主;短语里以定中式、动宾式、联合式等为主;句子的结构类型较简单,单句和复句都有。渑池方言骂詈语以定中式为主,结构简短,且格式固定。第三章渑池方言骂詈语的语义分类及特点。根据语义将渑池方言骂詈语分为以人的负面特征骂詈、以性骂詈、以污物骂詈、以称呼语骂詈等五大类,并介绍其语义的贬义性、明确性、表达方式的直接性等特点。同时本章还介绍了渑池方言中同义骂詈语在骂詈程度、骂詈对象、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别。第四章渑池方言骂詈语的语用分析。本章主要从认知语言视野出发介绍了渑池方言骂詈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类型,并介绍了渑池方言骂詈语的语用特点。渑池方言骂詈语中的隐喻主要是从物到人,以基于人和物的相似性,以动物、食物等范畴作为始源域,来映射作为目标域的人类,进而实现骂詈的语义效果。渑池方言骂詈语中的转喻主要是以人身上某个不好的特质来转指人,进而实现骂詈的语义效果。同时转喻和隐喻的词义引申方式在渑池方言骂詈语也有体现。渑池方言骂詈语的语用特点包括语用功能特点和语用性别差异两个方面。语用功能上,辱骂、发泄是渑池方言骂詈语的基本功能。但在不同的语境下,渑池方言骂詈语还可表示亲昵关系。语用性别差异上,由于渑池县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男女两性在使用骂詈语的风格、频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五章是渑池方言骂詈语中的构词语素研究。本章以“蛋、材、囊、篓”等为例简略介绍了渑池方言中几个常用的詈词语素。文章的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文化等。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凝聚态系统的物理性质,首先采用经典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伊辛模型的热力学性质,接着用随机级数展开的量子蒙特卡洛方法对反铁磁的海森堡模型以及硬核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组课文是以人文主题编写的,而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论是单元导语,还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往往表述得“模糊、宽泛、空白”,“语用学习”目标的模糊、宽泛甚至是空白,往往导致单篇课文教学时学习语言活动的缺失。  “学习活动”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课文特定情境下的听说读写活动,还包括阅读理解、语言的积累、表达运用等。教师应组织有序递进的学
文本细读,本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的品阅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语言的芳香。语文的“细读”,既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  一、细读,读出鲜明的情感  细读,是对语文文本的细细品味。文本的字里行间是深深
那天下午,某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约我听一听一位成员执教的《荷叶圆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执教教师完全靠点击“商品课件”,亦步亦趋地走流程。“我爱教学”,课毕说课,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
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并购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并购是否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绩效”一直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对并购后的财务绩效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协同效应、规模效应等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而改善公司财务绩效;同时,也有一
我们利用随机级数展开量子蒙特卡洛方法研究有限温度下石墨烯系统中由Ruderman-Kittle-Kasuya-Yosida(RKKY)相互作用引起的磁晶格上的自旋构型。考虑最近邻相互作用(J1),次近
现如今财经界成功人士的创业传奇、经营谋略、成功素质和人格魅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近年来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财经人物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有《对话》,京、津、沪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