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体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理论及体制的不完善,我们的空间环境和自然资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与破坏。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一种手段被日益重视起来,但由于其起步晚,虽然理论逐渐完善,但因为其缺乏法律地位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受到了巨大挑战。而现行城市规划体系无论从理论法规,还是编制直到管理实施都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但其只注重二维平面规划,忽略三维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体系对城市建设的共同影响,在各个方面探索其一体化之道。论文首先针对城市现象提出问题,然后从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再认识中提出新的观点。接着介绍国外城市设计如何在它们的规划体系下运作。进而对我国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借鉴国外经验,为实现二者的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重点从法规体系,编制体系,管理体系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的措施和成果。为我国今后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
其他文献
祠庙是一种祭祀性的建筑,它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意识崇拜而产生的。几千年的发展和延续,使得祠庙建筑充满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的信仰及宗族的变迁都有集中的体现。因此,古人一直都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以来产生的原型建筑的消逝和“标志建筑”的泛滥这两个目前城市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被
自从1851年英国伦敦最早举办了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已经历了155年的岁月.世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国力的场所,还成为文化交融和广泛联络的契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参与.在这样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多经历了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性城市的保护过程。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并且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整
该文从分析广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传统风土建筑的风格特点开始,通过调查广州地区建筑窗口遮阳构造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前人对相关工作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着重解决了如下几个方面
本文试从承继关系入手,结合众多大师作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充分说明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不仅通过大量文献和作品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后辈建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以及物质流通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也趋向于多样性、复合性、可变性等方面。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成为
学位
窗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窗的形式决定着建筑的表情。窗的界面化设计是当代建筑设计中新兴的潮流之一,在技术、审美、观念等各种背景条件下,它作为一种设计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淹没和迁建城市2座,县城11座,迁建任务繁重,周期紧迫。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内,库区在经济底子薄、地理条件差、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的情况下完成了新城市(镇)的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