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柯布西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从承继关系入手,结合众多大师作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充分说明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不仅通过大量文献和作品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后辈建筑师对其思想和作品的继承和发扬影响了整个世界。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发扬的多样化可以持续到永远。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简要阐述柯布西耶的成长历程,主要在于论述其两次大转变即“机器美学--城市元素--本原雕塑”及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不是简单的转变,而是柯布西耶一生在追求一种少时便埋下的机缘--“古典”,并且正因此才会有朗香教堂这样超然物质概念及个人理想作品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三章),通过多位大师及其作品与柯布西耶思想和作品的比较,结合师承关系,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左右柯布西耶思想继续生长,然而主要是低层次的学习,仅限于形式的模仿。 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众多实例,以及为普里茨克奖获得者(柯布西耶弟子)的思想和作品为重点,说明20世纪后期至今柯布西耶思想已经开始被发展,被拓宽,被复活。如果这样持续必然带来柯布西耶的永生。最后引出两则中国“柯布西耶”实例,发人深省。
其他文献
汉正街地区不仅仅是历史悠久的商贸集市,更是汉口居住发展历史的浓缩之地。目前,该地区在经历了若干轮的旧城改造后,大规模改造建设仍在进行之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复杂、混
我国山地城镇占城镇总数的一半之多,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山地城市的土地稀缺、住房需求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延续成为亟待解决的矛盾。为了山地城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模式的变化,汉口原租界区内的近代住宅的居住环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近代住宅区的改造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类
论文在回顾当代山水城市研究状况,找出其研究缺环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开展对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的研究,其视角既有哲学的高度,也有文献学、考古学、文化学、生态学、形
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用地紧缺日益严重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明显,加之现代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祠庙是一种祭祀性的建筑,它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意识崇拜而产生的。几千年的发展和延续,使得祠庙建筑充满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的信仰及宗族的变迁都有集中的体现。因此,古人一直都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以来产生的原型建筑的消逝和“标志建筑”的泛滥这两个目前城市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被
自从1851年英国伦敦最早举办了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已经历了155年的岁月.世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国力的场所,还成为文化交融和广泛联络的契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参与.在这样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多经历了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性城市的保护过程。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并且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整
该文从分析广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传统风土建筑的风格特点开始,通过调查广州地区建筑窗口遮阳构造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前人对相关工作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着重解决了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