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是明清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而“江南”这一概念则是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一切研究的原点和所有理论的基础。然而,“江南”一词的内涵并不单一,在不同的时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是明清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而“江南”这一概念则是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一切研究的原点和所有理论的基础。然而,“江南”一词的内涵并不单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地域人们的视域中,“江南”都各有其广狭不一的范围。在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领域中,如果作为出发原点的“江南”的范围也都因各自的研究需要而各说各话、各自寻找理论来源的话,那么进一步的理论综合和成果突破便无从谈起了。只有在地域范围清晰、地域内涵明确的前提下,相关研究才能有的放矢,研究成果才能形成合力,不断推动该领域研究水平的突破性提高。从明清史的角度来说,“江南”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地域概念集合体,要想明确本领域的研究范围,科学的学术态度首先就要求我们回到史料中去,去检视明、清两代史料中所提到的各种“江南”概念,探明其所涉及的相关地域,探究其所处的具体语境和背景,从而了解彼时人们心目中的“江南”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探讨“江南”一词在本领域研究中的具体定义问题。本文从明代史料入手检索,对象包括正史典章、诏令奏议、方志野史、笔记小说、诗词文集等各类材料,从中筛选出提及“江南”并涉及相关具体地域的记载,再根据这些记载所涉及的具体地域对其进行分区介绍,探讨每一条史料背后的具体语境或历史背景,从而对明代史料中“江南”地方的分布及其内在的逻辑形成初步的认识,是为本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所有已发现的史料被分为浙西地区,浙东地区,江西地区,江东地区,湖广、福建、广东地区以及“跨区域的江南”六个区类进行介绍和讨论。在以上分区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部分开始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第一节先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各区有关“江南”并涉及具体地域的史料记载,“数量”指的是此类史料的多寡,“质量”则是此类史料中所谓的“江南”范围的明确程度。依“江南”具体范围明确程度的不同,又可将此类史料分为“专称”和“泛称”两型,“专称”有明确、成片的地域范围,如“江南十府”之类;而“泛称”则只零星地提及某些地方属于江南之地,至于此“江南”究竟范围几何,则模糊难考,如“上高,江南中邑耳”之类。地域范围明确的“专称”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公认度,在理解明人心目中的“江南”范围时史料价值更高;而“泛称”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参考价值较低,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明人心目中对“江南”的认识。依据考察结果,本节总结出上述五个地区与“江南”关系的疏密程度依次为:浙西地区、江东地区、江西地区、浙东地区,以及湖广、福建、广东地区,并区分了单纯以长江划分南北而成的广义的“江南”(“大江以南”)和包含一定认同标准和固有内涵的狭义的“江南”。狭义的“江南”以浙西地区和江东地区为其核心区域,以江西地区和浙东地区为其两翼外围区域,而湖广、福建等地则仅为“江南”的边缘地带。浙西、江东地区所组成的核心区域有着明确的范围,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严、应、徽、池、宁、太、广十三府一州之地,相关史料证据充分;而江西、浙东地区所组成的外围区域则边界模糊,有些地方缺乏相关史料,有些地方虽处边界,却有相关史料证据发现,有时还与相邻的湖广、福建等边缘区域中同样发现有关“江南”史料记载的地方地域相接。第二节则从上述五个地区与“江南”的疏密关系出发,回顾所依据史料的具体语境和历史背景,探讨明人心目中对某地属于狭义“江南”的认同标准,尝试总结形成如此格局背后的影响因素。从已发现的史料看来,影响某地“江南”属性认同度的因素大概主要有行政区域名称,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历史记忆,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水路交通六类。其中经济实力的因素或许并不像以往认为的那样必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行政区域名称和历史记忆等则是过去未受到充分重视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老百姓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加快和医疗保障受众的全覆盖,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障经费大量使用,医疗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以前的医疗经费管理和服务方法暴露出诸多不足。通过推动医疗保险公共服务流程改进来破解老百姓看病难、养病难、报销难、没病预防难等问题,已经成为D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改进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整个医疗保
VB族金属钒(V)是重要的氢分离和纯化材料,由于其低成本、高氢渗透和良好的机械强度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纯V易发生氢脆和氧化,对氢的解离和重组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容易受限制。经研究表明,对V合金化后,可以改善氢脆效应、表面氧化以及提高氢解离和重组效率,从而提高V合金的氢渗透性和机械性能。为此,我们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H在V(1 0 0)表面和体内以及过渡金属元素(M=Mo、W、P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可获取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的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抽取研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目标是将自然文本中的无结构化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以统一的形式存储,并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关联融合。实体关系抽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通过理解文本语义,抽取文本中实体之间的现实关系,形成<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作为知识图谱的最基本组件。因此,实体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为应对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的加速发展,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的技术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老人养老带来智能、适老产品的同时,对老人的隐私权保护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论文以老人隐私权保护为研究对象,运用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感知隐私风险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分析工具,分析了老人隐私权风险等级,提出了老人隐私权保护的政策建议。论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群智感知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交通状况等。群智感知系统可以通过社会中的群众和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大范围的监测、交通、新闻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然而我们没有利用庞大的群众基数来发挥更有效的力量,这使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无法更有效率的解决。由于用户参与数量不足、上传感知数据量过少等问题,激励机制的研究在移动群智感知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激励机制的困难在于无法兼顾合
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许多相关理论均已成熟,各种算法和技术丰富。焊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就需要对焊缝进行缺陷检测。X射线成像由于成本较低、成像速度较快等特点,一直是首要选择的成像方法。但由于成像技术的影响,X射线焊缝图像存在噪声多、对比度较低等缺点,人工识别的方式存在主观性且识别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当前的检测方式准确率较低、识别速度低下。基于此,本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大卫星导航系统不断增强与完善,位置服务相关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也加速了互联网产业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结合。本文以TC-OFDM
拉曼光谱与机器学习的结合目前已是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它的迅猛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其进行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共聚焦拉曼光谱与机器学习的结合在
近年来,随着边缘计算、软件定义网络等网络新技术的出现,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异构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网络运维数据呈现出大规模数据关联、交叉和融合的局面。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节点运行时的多维运行指标(如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硬盘读写速度等)作为体现网络运行状态的重要数据之一,其多维属性之间并不是独立变化的。因此,需要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节点的多维关联运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对网络状态更精确的描述,
为了提高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系统容量,毫米波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被认为是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最有吸引力的技术,它们可以将可用带宽和频谱效率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毫米波频率处的载波波长较小,这使得可以通过具有高增益的大型天线阵列来进行波束赋形,以对抗定向传输带来的路径损耗。预编码技术可以定向发送信号并抑制数据流之间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