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26风洞高马赫数流场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飞机的设计研制需要在风洞中进行高精度的空气动力学试验,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风洞中马赫数控制精度达到0.001是大飞机设计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FL-26暂冲式风洞是我国大飞机研制的唯一平台,目前采用PID控制算法能够达到马赫数0.003的控制精度。我们通过设计带有攻角补偿模型的预测控制器,能够在常压低马赫数工况下实现0.001的精度目标。但是真实的大飞机测量试验更多的需要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进行,针对增压高马赫数风洞流场的特点,通过修正攻角补偿模型的方法实现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马赫数精度达到0.001的目标。
  首先,通过分析影响马赫数的物理量,风洞结构和攻角变化的特点确定采用预测控制算法控制以主排气阀位移和栅指位移为输入,总压和静压为输出的2入2出风洞流场系统。研究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实现马赫数高精度控制的预测算法。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气体压缩性增强,攻角变化过程中,测量点处的静压随着气体压缩性的增强而更加难以控制,利用阶跃响应数据作为预测模型并将试验中攻角对于静压的影响作为主要干扰,提前测取攻角对于静压的补偿模型并将其补偿到静压预测值中,利用攻角补偿模型减小攻角变化对静压的干扰。
  其次,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进行大攻角阶跃响应试验会引起飞机模型尾部剧烈振动,为了确保飞机模型的安全,无法测取大攻角的补偿模型。提出了利用近似工况下大攻角补偿模型作为初始补偿模型,利用初始补偿模型进行吹风试验,通过吹风试验数据修正初始攻角补偿模型的方法。结合预测控制算法和遗传算法计算补偿模型修正系数,通过不断修正使攻角补偿模型满足精度要求。并将修正方法应用在飞机由尾撑改变为腹撑的工况下,试验效果表明,攻角补偿模型修正方法能够修正攻角模型满足精度要求,使马赫数达到0.001的精度。
  最后,采用Labview语言设计高马赫数风洞流场控制器,针对试验过程,在主显示界面,控制器参数设置界面,参数显示界面上增加了方便实用的操作功能,增强了控制器的可操作性。展示了风洞流场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效果,实现了在增压高马赫数工况下马赫数精度达到0.001的目标。
其他文献
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公里,提前一年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宏伟目标。建成如此长距离的高铁线路意味着建立更多的高铁站场,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需要高速铁路增大运力,提高运输效率,因此新建的高速铁路站场股道多,环境复杂。为了保证站内轨道电路正常工作,机械绝缘节会设置在站场内部各个地方。但是列车经过这些绝缘节的时候会产生过电压拉弧现象,烧毁绝缘节,情况严重时甚至会烧熔钢轨,影响行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第三,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原发灶切除后生存率仍然较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是结直肠癌细胞向远处扩散时的必要治疗手段。紫杉醇,是一种强力有效的抗癌症药物。但与部分常规化疗药物一样,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紫杉醇表现出耐药性,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疗效,并且由于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研究结直肠癌对紫杉醇耐受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
本文利用慢正电子湮灭多普勒展宽谱和红外反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SiO2/SiC热氧化层中的空位型缺陷和氧化层的致密性,以及退火前后的变化,并以SiO2/Si作为对比样品,说明C元素的存在及其诱生的空位型缺陷对SiO2/SiC氧化层质量和SiCMOS击穿特性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在没有经过退火处理的SiO2/SiC表面氧化层中含有比较多的空位型缺陷,退火过程使得空位型缺陷的浓度大幅度降低。C元素在S
人脸对齐技术能够直接定位出人脸特征点位置,是众多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预处理步骤,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人脸器官定位、人脸跟踪及3D卡通等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已经成功渗入到人脸对齐领域,取得了优于多数传统算法的对齐效果,并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人脸对齐的精度及鲁棒性,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对齐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鉴
学位
在新一代通信技术中,大规模MIMO技术给系统提供了空前的空间复用增益和宏分集增益,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因此,大规模MIMO技术至关重要。但现有的系统分析方法,都不能直接分析大规模MIMO系统参数和衰落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此情况,提出了一种在ZF检测下基于矩匹配原理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和速率、符号错误概率以及中断概率,解决了现有分析方法较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准
社会在飞速发展,信息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信号处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然而信号带宽变宽,信号处理过程中的采样与处理速度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利用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对信号的采集处理等方面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高效且低耗地处理宽带信号是当今社会的难题。Candes、Donoho等创立的压缩感知(CS)理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如今压缩感知理论已经成为信号及图像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得到了广泛的
在转炉(电炉)-精炼-连铸的炼钢流程中,钢包精炼炉作为重要的冶炼装备,具有炼钢节奏调节的功能。钢水温度作为重要参数之一,受限于测量技术和成本因素而无法连续测量。通过预报模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目前钢水温度预报的研究缺少对处理不确定性的实质内容的考虑。  本文并结合集成学习的思想,建立兼容不确定性数据的钢水温度区间预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首先,从LF精炼过程的能量收支情况入手,对影响钢
目前,作为复杂过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的基于数据的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在许多工业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数据为基础的方法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大量可用的过程数据,以获取内部有用信息为目的。与传统完善的基于模型的方法相比,基于数据的方法在不同的操作下为不同的工业模型提供了有效的替代方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现代大规模系统经历巨大的挑战,并且在工业部门中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显著提高,安装在现
学位
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作为保障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时滞、非线性、干扰等,导致传统的控制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复杂的工业系统,因此,本文针对一类具有复杂数学模型的非线性时滞系统,开展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一类含有时变时滞的非线性系统,考虑了传感器故障和执行器故障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