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硅陀螺作为核心器件在航天航空和战术武器系统中得到重要应用。国外硅陀螺及其接口电路一直采用芯片集成方式,从而实现了硅陀螺的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和批量化应用。近年来,我国在单轴硅陀螺接口电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已经研制出单轴集成的接口电路芯片。实际应用中需求的绝大多数是三轴陀螺,因此三轴硅陀螺接口电路集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硅陀螺的三轴集成与单轴集成存在显著差别。三轴接口电路中的很多电路结构可以通过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陀螺作为核心器件在航天航空和战术武器系统中得到重要应用。国外硅陀螺及其接口电路一直采用芯片集成方式,从而实现了硅陀螺的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和批量化应用。近年来,我国在单轴硅陀螺接口电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已经研制出单轴集成的接口电路芯片。实际应用中需求的绝大多数是三轴陀螺,因此三轴硅陀螺接口电路集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硅陀螺的三轴集成与单轴集成存在显著差别。三轴接口电路中的很多电路结构可以通过直接共用或分时复用方式实现电路单元共享,从而提高接口电路集成度,但信号通路的共用引入了新的噪声问题。另外,三轴敏感结构与接口电路芯片连接导致电路前级输入引线长度以及相应寄生电容不同的问题,从而影响器件性能。本文根据硅陀螺工作原理,通过电路资源重新整合提出接口电路三轴集成的总体结构设计,实现器件共享,同时着重解决三轴接口集成电路中的噪声抑制和自适应补偿问题,并完成接口集成电路芯片研制。首先,开展接口电路噪声理论研究。三轴硅陀螺接口电路中信号通路的切换和复用引入了额外噪声,其中一部分是多通道电荷检测和采样保持过程注入的幅值噪声,另一部分是三轴敏感结构固有频率差异在共用驱动电路中引起谐振信号频率抖动形成的相位噪声,进而影响角速度解调精度。分别建立幅值噪声和相位噪声的噪声理论模型可以得出三轴硅陀螺接口电路的噪声规律和噪声优化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模型正确性,指导低噪声接口电路设计,实现接口电路的低噪声优化。其次,针对不同的输入寄生电容影响开展接口电路的自适应补偿方法研究。硅陀螺三轴集成中敏感结构与接口电路芯片间的长引线连接使三轴陀螺的灵敏度等动态特性发生改变。应用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的自适应补偿方法,通过闭环反馈控制有效抵消系统参数差异,抑制输入寄生电容特性变化对输出角速度信号的影响,提高三轴陀螺灵敏度的一致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标准0.35μm BCD集成电路工艺参数和设计规则,完成了高性能三轴硅陀螺数字输出接口集成电路芯片的正向设计,主要包括基于模拟前级电荷检测电路和多通道增量型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实现的分时复用自动增益控制驱动环路和高精度角速度解算检测环路,实现了接口电路的噪声优化和自适应补偿功能。另外,对整体接口电路进行电路原理的模拟仿真、版图设计和后仿真,并进行了工程流片。结合硅陀螺敏感结构进行了陀螺系统测试,三轴偏置稳定性分别为1.18°/h、1.19°/h、1.21°/h,非线性度分别为0.013%、0.015%、0.015%。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芯片设计的正确性,综合指标达到高性能三轴硅陀螺的应用要求。本文研究成果对多轴集成惯性测量器件的研制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能够实现对地观测的高分辨成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其理论研究与成像技术等都相对成熟。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自动目标识别(SAR-ATR)技术专用于从复杂的SAR场景中有效检测并识别目标,也就是能够从雷达回波图像中找到感兴趣的目标,并且提取目标特征、目标类别等信息,同时SAR-ATR技术也成为提高军队指挥自动化水平、战场感知能力、攻防能力的有效工
近年来国家对航天工作的日益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相应的在轨服务需求也和航天器数量一样日益增长。在轨服务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效率,同时在轨服务技术的军事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空间机器人是空间在轨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中空间机械臂是最为常用的空间机器人。空间机械臂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行,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通常存在非线性、随时间变化等特点,导致空
机器人技术经过漫长发展,无论是其概念还是形式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现代对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多种情况与环境,如野外环境勘探、空间环境捕捉、可穿戴辅助医疗器械等。这些复杂的场景对机器人灵活性、柔顺性、抗冲击振动等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刚性机器人已不再适用。因而新型的基于自身材料变形的软体机器人概念被提了出来,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建立理论建模、控制模型方面还有挑战。本文基于象鼻放生原理,依据
装备智能化背景下,对于舱内机械设备健康监测更加多样化,传统有线监测的方式局限巨大,迫切需要机械设备的无线监测。本课题基于采用802.11协议的Wi Fi技术提出的舱内设备振动数据的无线采集系统,能够采用自组网技术进行可靠的设备无线监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舱内无线监测技术进行分析,设计了以ESP32为主控的硬件节点,能够实现低功耗高频高精度数据采集。针对舱内空间结构复杂,需非视距传输的特殊性,采用了以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型机电系统)陀螺仪是一种基于科里奥利力效应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旋转角速度,是航空航天,海底潜艇和姿态测量等领域的关键组件。随着新兴高端应用对高性能MEMS碟形陀螺的需求加强,提升了陀螺机械结构的性能要求,并促进了数字接口和自检校准等接口控制电路的发展。通过对碟形陀螺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设计其接口电路核心模块,对研究高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氨气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随处可见,长期待在过量氨气的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皮肤灼伤、胸闷、气短等健康问题,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快速有效检测氨气的气敏传感器。近年来,碳纳米管(CNT)成为理想的室温气敏材料。但是,CNT制成的气体传感器还存在着效率低、响应时间较长(约5-20min)、制备工艺复杂等缺点。为了增加CNT的气敏性能,希望其能同高导电、高响应度的导电聚合物
随着“工业4.0”与“制造2025”定位下的结构产业链日益发展,在各个传统制造业中实现智能制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焊接是属于制造业十分重要的领域。搅拌摩擦焊相较于熔焊,有着独特的优势并且已经在车辆,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可以在搅拌摩擦焊中适当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使得搅拌摩擦焊技术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对实现智能制造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本文设
上证50ETF期权的正式上市交易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正式进入多元化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新时代。期权具有高杠杆特征及做多做空机制,若使用不当,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一直以来波动率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市场中的重要风险源。资产定价理论表明:只要市场中存在风险源,投资者必然索取相应的风险溢价,进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提出挑战。由于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时间较晚,鲜有相关研究,而期权市
传统的目标探测手段,受到入瞳口径、焦平面低温制冷的限制,难以实现小型化、便携化。多模光纤因可柔性传输和抗干扰强的特性,利用其传输成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地将多模光纤形成的散斑图像重建出输入图像,相比传输矩阵、相位共轭、迭代算法等传统方法,更快捷、更能克服复杂的外界干扰。本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多模光纤图像重建研究。首先,针对多模光纤传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研究
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二类生存空间”,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资产。为对关键目标信息资产进行摸底,实现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并从中寻找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保护关键目标的互联网资源,本文进行了关键目标互联网资源画像技术研究。其中关键目标是银行、能源、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单位,而关键目标互联网资源画像则是对关键目标互联网资源运行状态及互联网资源关联关系等进行直观刻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