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尼族传统民居是云南民居一种典型代表,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蕴含着宝贵的地方建造技术和经验,是研究云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线索。近年来,由于全球化单一模式的蔓延,传统的少数民族聚落民居面临着被全球化单一模式取代的威胁。本文选题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对于云南来说,传统聚落民居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无论是从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还是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作者在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箐口村进行大量实地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对云南少数民族哈尼聚居区民居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多角度的观察和比较,反映出哈尼民居从民居特征到营造文化的较为全面的内容,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研究。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影响民居再生发展的两大主导因素——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蘑菇房”传统民居再生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接着简要地梳理并探讨了蘑菇房民居文化发展的脉络,试图找出“蘑菇房”传统民居发展的历史关联及发展痕迹。文章为下文的论述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和核心。笔者不仅做为旁观者,对该村落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和自由深入的访谈,而且还一定程度地参与到箐口村的活动之中,以其挖掘、整理大量而切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传统聚落民居的有机更新的这种模式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和阻力,可能性和具体做法做了一定的探讨。文章最后总结箐口村的未来空间的构建,对此次尝试做一个总结,并倡导大家行动起来,用实践来推动传统聚落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并思考了本文研究尚存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角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