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考试中笔记行为对测试效果的影响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ryu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目的的变化,例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英语作为寻找理想工作和取得更好受教育机会的工具,英语的实用技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技能当中,听力技能,因其重要性和掌握难度被视作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受到非英语母语的社会环境约束,学习者们不能很好的习得这门技能,因此,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策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我国,笔记行为这一听力策略,一直被英语学习者们广泛使用。其有效性及效果将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求证笔记行为在英语听力考试中的影响存在与否,以及其对不同听力测试题型有何影响。研究将结合前人对于笔记行为功能的研究成果,并以记忆生成与听力理解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通过对20名国内高中国际班的学生进行试验性测试来研究笔记行为是否对听力测试有积极的测试效应。这20名学生将参加10次听力测试,前5次测试要求为不允许做笔记,后5次测试要求为允许做笔记。依据实验结果记录以下数据作分析:每位学生每次考试的测试分数;每次测试不同类型的错误题目总数。  研究结果表明:笔记行为在听力测试中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学生在允许做笔记的情况下能取得更好的测试成绩。并且,通过对错题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笔记行为对细节型题型有积极作用影响,同时也会对主旨类题型有干扰性的影响。  本文总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综述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将陈述相关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对整个实验的描述,包括了实验对象及材料描述。第四部分将展示实验的数据。在第五部分将结合数据加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希望对听力测试中的学习策略研究有所帮助。本文尚存在很多缺陷,如未考虑个体差异性,及忽略了其他策略的运用等。
其他文献
深刻蚀光栅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方向,具有亚波长和深刻蚀双重特征的微纳光子学元件,表现出一系列特有的光学效应。石英玻璃是一种优良的光学材料,具有热稳定性能好、透过率高、
政府记者招待会是公开举行的通过记者提问和政府发言人答问的模式对外进行信息交流的新闻传播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开始关注中国政府召开的记
我们认为融合将是热点网络应用。用户希望无论在哪里都能够使用低成本的服务,如语音、数据、视频和游戏等。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一种语言常规的违反和偏离。然而,由Lakoff& Johnson于1980年共同发表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先提出的现代隐喻观则认为,隐喻不仅是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写作和口语等能力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的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由于受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教与
安吉拉·卡特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独创性、最敢于打破旧习的传奇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独树一帜,融合了哥特式、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法国超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寓言童话、科幻色
幽默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笑声和愉悦。而幽默如何使人发笑则成为了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许多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不同角度研究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