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道义与1900-1906年的英国对华政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在华利益受到极大的挑战,对华政策紊乱,在力主“门户开放”与维护长江流域特权间摇摆不定。1900年到1906年,萨道义担任英国驻华公使,见证了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和转折。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各国开始协同“作战”,但仍存在矛盾,此后,英国从本国商业利益考虑,以辛丑议和为契机,萨道义提出修改商约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各国的赞许;义和团运动后,俄军驻扎中国东北拒不撤退,中国国内掀起拒俄运动,英国采取观望态度,从中渔利;日本在朝鲜的活动,激化了与俄国之间的矛盾,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严守中立,英国静观其变;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英国远东利益新的威胁力量,此时英国干预在华事务的能力大不如前,常以妥协了事,政策的调整也更加谨慎。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英国的传统政策,以及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采取的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力争阐释清楚出现的这种新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英关系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介绍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萨道义的前任),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对华政策方面做出的初步调整。后面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在《辛丑条约》的谈判、拒俄运动、日俄战争这几件典型的事件中,萨道义作为此时英国的驻华公使是如何根据国内的指示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对英国在华政策所做出的调整,同时简要分析这一时期中方根据自身揣测英方的意图所做出的策略调整。
其他文献
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农”问题,合适的土地政策是处理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而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土地政策的前提。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与中共主要
在界定图书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国际通用的组织文化模型与工具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进行一般性研究,并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将图书馆
摘要内容:20世纪初叶,一些受西方进步思潮影响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只有开展新式教育,改革旧有的教育制度,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才能拯救中国。1901年,清政府实行“
历经曲折,2008年11月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终于启动。立法在对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义务予以规定的同时,更应该对读者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读者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
研究不同培养体系对胎牛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及用牛血清白蛋白代替血清培养胎牛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利用M199、DMEM、α-MEM、DMEM/F124种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
给出动态随机弹性的概念及运算性质,讨论了动态随机弹性在期权定价模型中的应用.主要结果有:(1)在波动率为常数时,期权价格对的弹性,得到了动态随机弹性服从运动,并给出了相应的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组织文化、知识共享及产品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组织文化、知识共享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基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
邮轮旅游是一项高产值、高回报率的休闲旅游经方式济,有“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的美称。邮轮旅游这一产业在中国形成规模比较晚,所以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邮轮旅游作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后,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向中国市场投入了更多资本,期待可以率先抢占中国市场。中国有13亿多的人口,市场广阔,但是有精力时间参与邮轮旅游的游客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