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景观是在乡村范围内,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景观,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景观不断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导致乡村景观的延续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露天博物馆的角度出发,来保护场所记忆及传承乡村景观文化。   本文对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景观设计、博物馆学以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用提供研究理论资料。其次,以杭州为例,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杭州乡村景观中露天博物馆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最后,在结合相关理论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内涵:乡村景观的美化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应用的五个原则:文化地域性原则、原真乡土性原则、保护继承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体验教育性原则;总结出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的表达方法:重塑设计型和原物运用型;从景观风貌、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居住景观、道路景观、节点景观、文化景观等6个方面阐述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其他文献
回族是我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特色文化源远流长,回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也是我国建筑风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文化及经济快速发展,回族建筑风貌逐渐丧失
学位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的根基,但在目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内忧外患。内忧是传统村落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村落经济发展迟缓的矛盾,是村民思想意识受现代化和城市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同时也希望生活质量与精神文化生活均衡发展。目前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于居住需求方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未引起广泛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世界老龄化浪潮正把中国带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第一大国,更是老龄人口第一大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
汽车时代的来临在带给居民方便的同时,也引起居住区环境恶化、人车矛盾突出、居民家园感丧失等问题。规范系统化的居住区慢行系统建设,是解决居住区人车矛盾、提高生活品质、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国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总体战略,湖南省提出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中,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也日益重要,但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出的多种矛盾,也导致了人性化公共生活空间缺失问题的日趋明显。  本文以拉萨市中心
城市老旧街区是城市化发展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自发性的城市化现象,由于土地制度或管理方式的差异,城市老旧街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被排除在城市正规化规划和管理之外。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