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协调合作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网络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公共治理的基础。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和以市场化和企业化管理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均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梳理,结合对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作用和现存的问题。本文认为,通过政策的协调整合,构建和谐社会下新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将是一种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是政府、企业、社团、个人各方共同参与、协调合作、共同受益、共同承担的新公共治理模式。这种社区治理模式,强调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回应性和公平性,强调各方参与、合作和贡献的责任,特别强调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倡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协调者和保障者的责任。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城市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来克服当今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被动依赖和参与不足、政府独力难支、社区物业管理过于商业化、居民权益难以保障、矛盾冲突繁多等困难和问题,提高社区公众合作参与、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和精神归属感、提升社区宜居性和人本价值,建设政府、居民及居民自治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新型社区。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人们的政治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电子民主应运而生。在电子民主实践的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文秘人员的要求提高,更加重视实践操作技能,为了顺应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要求,中职文秘应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突出中职文秘专业的特点,重视社会实践以及实际操作,研究以技能实训为主,职业化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实现中职文秘专业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文秘 教学模式 职业化 实践操作  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服
期刊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进城谋取生存和发展己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社会现象。农民进城务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城镇化
底层设计决定高速发展rn2018年和2019年,园钉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接近15倍以上的增长,同时用户数据量也达到近20倍以上的增长,基本实现了原有的设计初衷.在政策面对于垂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中职英语课堂创新导入形式应坚持的原则。阐释了中职英语课堂创新导入形式与方法:形象导入法、师生换位导入法、问题导入方法、娱乐游戏导入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中职英语课导入形式的创新。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导入 导入形式 创新分析  一、引言  当前,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师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合作与互动
期刊
【摘要】提高城市居民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从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这一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在分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探讨了居住区内各类绿地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植物配置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初探  在所有的植物中,能种植在城市或风景区中构成园林境域的植物一般称为园林植物。概括的说,园林植物具有防护、建造和美化功能。城市或风景区的环境是否美观,与园林植物有很
期刊
【摘要】文章在简要阐述了发达国家与我国数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国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高职数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关键词】数控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数控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对数控岗位上的技术和操作人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期刊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过度强调“市场化”而忽视城市管理和法制建设,直接导致了百姓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导致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混乱。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成为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学术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千年的传承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同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之间构成一种错综复杂而微妙的张力。一方面,在传统中国画中出现的形象
【摘要】生态环境要做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融洽,是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体现了其风貌和特质。  【关键词】 规划设计 生态性原则 保护环境 绿化 节能  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不断恶化,保护环境的形势也变得越发的严峻,作为对环境改造最为直接的景观设计中,对生态性设计呼声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