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中悦子的伦理身份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82年,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出版,并获得英国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同年,石黑一雄被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评选为英国最优秀的20名作家之一。《远山淡影》是一部关于记忆、责任的小说。表面上,小说聚焦于主人公悦子对过去的回忆;实际上,是悦子因无法推卸大女儿自杀的责任进而对伦理身份进行想象性的建构,其中伦理责任是主人公展开记忆之旅的主导性因素。本文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讨叙述者悦子在伦理身份的迷失、寻找自我的基础之上,以回忆的方式编织理想的自我,展开伦理身份的建构,同时也因为悦子的分裂,对自我认知的误认导致其伦理身份的解构。悦子以记忆来逃避现实责任和伦理身份不断流变的动态过程,不仅是悦子对自我的想象性认同过程,也是小说对记忆书写背后深刻的伦理思想的反思过程。
  论文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石黑一雄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过程;其次,简述国内外与《远山淡影》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
  第一章着眼于主人公悦子伦理身份的迷失,探讨身份迷失的原因及其暗含的伦理责任。首先是小说塑造了痛失爱女的悦子形象,一方面通过悦子展开的包含目前现状和记忆的两层故事对该历程进行再现,另一方面还通过“女孩”、“绳子”这两个主导性的意象对该过程进行隐喻性书写,两者一虚一实,对伦理身份的迷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次,小说描绘了主人公具体、历史的伦理环境,展示自我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决定的困境,从时代与社会角度找寻自我、伦理身份迷失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主人公企图通过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找寻自我。
  第二章关注悦子在回忆叙述中伦理身份的想象性建构过程。回忆中的悦子和佐知子,是悦子在回忆叙述中建构的一对二关系的人物。回忆中的悦子是一个忠于家庭、对小孩有爱心的日本传统女性。基于带着大女儿景子移民英国并重新组建家庭的现实,悦子在回忆中建构了为了女儿更好地成长而不断规划移民美国的新时代女性——佐知子,间接地对此作出了回应。回忆中的悦子与佐知子都不是真实的悦子,而是悦子对理想自我的想象性建构:悦子既是一位好妻子,也是一位把景子利益放在首位的母亲,其目的是悦子试图在回忆中能与去世的大女儿景子的关系得到和解,在当下能获得小女儿妮基的认同。
  第三章通过对主人公主体的分裂来探析其伦理身份的解构。悦子在回忆中建构的伦理身份是其想象性的认同,这种理想的建构是分裂的、异化的。首先是文章采用的叙事手法,具体表现为第一人称叙述的人物功能和叙事功能的重合与分离、疏远型不可靠叙述的运用使得人物超越现实大胆地进行自我道德判断。其次是现实与记忆内容上的悖反,行动自我与建构自我的偏差、他者的介入与双重误认从而导致了伦理身份的解构。叙事手法的运用以及内容上的悖反揭示了伦理身份背后人物的分裂、复杂性和多面性。
  结语部分通过总结主人公悦子伦理身份的过程,进而对文本记忆书写背后的伦理思想进行反思。作者探索了关于责任的伦理问题,即在无法弥补的历史当中,如何正确地看待自我,重新建构自我,并与生者形成新的伦理关系的问题。伦理身份流变过程同时也说明了人一旦逃避过去,企图在想象中建构理想的自我是无法成功的。
其他文献
《雍熙乐府》是一部金元明曲总集,为明代郭勋选辑,共20卷,收录套曲1121套和小令共1897首,具有汉语史史料价值和语言研究价值。所谓叠音词,是指重叠音节而构成的新词。本文以《雍熙乐府》叠音词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类、建立词汇语料库、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等方法,试图勾画出《雍熙乐府》叠音词的基本面貌,探究本时期叠音词的主要特点,以促进近代汉语叠音词研究,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本文主要分
学位
交际的意向性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它主要考察发话人和受话人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发话人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受话人又是如何利用语境理解发话人,并给予发话人一定的反馈来共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政务微博是政府利用新媒体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新渠道。为了保证政府与公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政务微博需要考虑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转换话语风格、如何使用恰当的语用手段来促进交际目的的达成
学位
目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扩大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越南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贸易领域。中国和越南是两个具有多方面、长久、传统的往来关系的邻近国家。近几十年来,两国的贸易关系正在蓬勃发展,影响着双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为双方带来了许多的经济利益。至今,中国公司、企业跨进越南当地投资了许多大小型的投资项目,已经成为越南重要的合作伙伴,而越南也成为中国在多领域上有密切合作关
学位
本文选取汉语口语中高频出现的构式“这NV的”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功能”语法为研究取向,分析其内部构成成分“这”、“N”、“V”、“的”的特点,考察构式的语用功能,探讨它的形成的动因与机制。  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开篇首先明确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这NV的”构式;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通过对构式的内部构成、形成机制和语用功能的分析尝试拓宽习语构式的研究;本章
学位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两国文化特色都在自己语言里保留着深刻的烙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一直表现在语言交流活动中。本人是一名留学生,在越南已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多年,自己觉得近些年来,学汉语的越南人和学越南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所以汉越语教学与研究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成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成语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越词汇系统中有着大量的成语,通过成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世
学位
记号字是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由唐兰先生提出来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在现实生活当中,记号字却是经常使用到的词汇。近年来,对于记号字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记号字的教学研究这一领域比较薄弱,尤其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果,则更为少见。文章针对贵州省雷山县小学语文记号字教学的现状,试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记号字的教学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个案形式进
学位
疑问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句子,其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的使用率相当高。疑问句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问话者对某件事情尚未知晓的问题,并希望听话者作出回答。汉越语疑问句的种类很丰富,一共包括五种: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反问句。每一种疑问句虽然都有着独特的句法形式和回答方式,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点就是句末一般都带语气助词。当然,句末是否使用语气词不是重点,而重点是疑问句句尾必须
学位
臧克家的文学创作中,新诗与旧诗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相较新诗而言,他的旧体诗创作及诗学观念对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学界对其还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在新旧对照的视野下,通过内部文本细读与外部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思路,对臧克家旧体诗的思想内蕴、审美特征、诗学价值、诗学渊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以勾勒出臧克家更为全面、丰富、立体的文学形象,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重
学位
本文以1980年代兴起的“新笔记小说”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其兴起的背景、命名由来及随后开创的批评空间;然后再在重返文学史现场的期刊策划、选本编纂、作家创作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本文认为,以往研究受限于“新笔记小说”概念范畴的笼统认识,忽视了新笔记小说既受制于新时期文学意识,又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在主题与文体方面都有所拓展的复杂性。而只有在对这一复杂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新笔记
学位
1978至1980年,是新时期文学恢复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往往在全社会引发轰动效应,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全民参与热情。本文以新时期之初(1978-1980)“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家为考察对象,进而探究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作家队伍培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晰新时期之初文学评奖的影响机制实际上是通过与评奖有关的合力因素的参与才得以实现。  第一章,新时期初期文学评奖的设立。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