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动态化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日益潜在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使企业价值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不断获得增值,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离不开有效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两大热点课题。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检验方法,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使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显然,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煤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其他行业更重,加之近年来频发的环境污染以及矿难等事件,使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备受关注,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改善煤炭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来规范公司行为,提高公司素质,并最终促使煤炭上市公司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构建研究思路框架;其次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现状;然后,理论分析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社会责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做铺垫;再次,本文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A股煤炭上市公司以煤炭采选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经理层激励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并结合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