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了学术研究。其中大多集中于对书面语的研究,很少涉及口语。过去20年中,教师话语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学者们从其特点及二语习得等方面对教师话语进行了研究。但对网络公开课教师话语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选取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和“公正课”作为语料,对网易公开课教师元话语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以Hyland(2005)元话语人际意义模式为理论基础来做研究。该研究通过随机选取网易公开课中幸福课和公正课的视频并转写成文本作为该研究的语料,共计101,162字。包括6节哈佛大学“幸福课”和6节哈佛大学“公正课”。借助分析软件AntConc3.2.2,试图探析网易公开课中教师的人际元话语使用情况并试图探寻其使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该语料库中共出现19,143次元话语,其中交际元话语占39.41%,互动元话语占60.59%。在10种子范畴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介入标记语,其次是过渡标记,自称语,框架标记,增强语,模糊语,态度标记,语码注释,回指和言据。教师在演讲过程中频繁地使用元话语以使其演讲逻辑清晰,语言连贯。通过元话语的使用,教师与听众进行有效互动。因此该研究对于教师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元话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元话语研究的范围,同时对于教师的职业教育及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