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ett方程校正QT间期的局限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QT间期是指QRS波起始至T波终末部的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程。QT间期延长或缩短均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QT间期具有频率适应性,当心率增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减慢时QT间期延长,因此消除心率变化对QT间期的影响,对准确判定QT间期非常重要。于是人们提出了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这一概念。QTc相当于心率为60次/分时的QT间期值。目前最常用的QTc计算公式为Bazett方程,即QTc=QT/RR1/2。后续研究发现该公式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当心率过快或过慢时经该公式校正的QTc值误差较大,之后又有多位学者提出多种QTc校正公式,但受到研究方法及观察人群的限制,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且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未被临床广泛接受。目前,Bazett方程仍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QTc校正公式。现有关QTc校正公式的研究均着力校正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而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有多种离子参与,这些离子对QT间期的形成及其频率适应性均会产生影响。况且,现有研究多关注于改变不同离子通道状态,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即QT间期的影响。然而,不同的人群,在相同心率下QT间期的长度是不同的,其随心率的变化趋势有无差异?而服用某些具有使用依赖性或反向使用依赖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也势必影响心率与QT间期的关系。Bazett方程在上述情况下校正能力如何,尚未见相关研究。目的探讨Bazett方程对不同QTc间期,及其对服用具有使用依赖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人群QT间期的校正能力,揭示Bazett方程校正QT间期的局限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为非药物组,根据其心率在60次/分时的QT间期值,分为3组:短QT间期组(QT<0.40 s),正常QT间期组(0.40 s≤QT≤0.44 s)和长QT间期组(QT>0.44 s)。每组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每例选取5个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片段:RR间期>1 s、RR间期=1 s、RR间期=0.8 s、RR间期=0.6 s和RR间期<0.6 s,测量其RR间期与QT间期值,分析各组实测QT间期值(QT)与由Bazett方程计算而来的理论QT间期值(calculated QT interval,QT.cal)的差异以及QT/RR斜率k与QT.cal/RR斜率k.cal的差异。收集同期规律使用普罗帕酮片(心律平)5天及以上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共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作为药物组。每例也选取4~5个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片段:RR间期>1 s、RR间期=1s、RR间期=0.8 s和RR间期<0.8 s,选择1至2个片段,测量其RR间期与QT间期的值,并分析k与k.cal的差异。结果1非药物组1.1年龄比较本组患者共300例,平均年龄(41.83±15.784)岁。短QT间期组平均年龄(38.42±16.638)岁,小于正常QT间期组(46.60±16.381)岁和长QT间期组(47.97±12.4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QT与QT.cal比较1.2.1短QT间期组当RR间期>1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1s时,QT=QT.cal;当RR间期=0.8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0.6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正常QT间期组当RR间期>1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1s时,QT=QT.cal;当RR间期=0.8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0.6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长QT间期组当RR间期>1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1s时,QT=QT.cal;当RR间期=0.8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0.6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 k与k.cal比较各组间k均小于k.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值:短QT间期组<正常QT间期组<长QT间期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cal值:短QT间期组<正常QT间期组<长QT间期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组2.1年龄与QTc值药物组共观察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7.86±16.58)岁,QTc为(0.4100±0.0216)秒,略长于短QT间期组(0.3904±0.0071)秒,略短于正常QT间期组(0.4167±0.0105)秒,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于长QT间期组(0.4568±0.0102)秒,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QT与QT.cal比较当RR间期>1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1 s时,QT=QT.cal;当RR间期=0.8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R间期<0.8 s时,QT>QT.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药物组与非药物组k与k.cal各组k与k.cal均为k<k.ca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略小于短QT间期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明显小于正常QT间期组与长QT间期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cal大于短QT间期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cal略小于正常QT间期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cal小于长QT间期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药物组与非药物组k.cal与k差值药物组k.cal与k差值大于短QT间期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k.cal与k差值大于正常QT间期组与长QT间期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azett方程在非药物组三组间的校正能力存在差异,在短QT间期组校正能力更差,长QT间期组校正能力较强。2.使用普罗帕酮后Bazett方程对QT间期的校正能力进一步下降,当心率较快时明显矫枉过正,在心率较慢时则矫正不足。
其他文献
分析了采用视频AGC(自动增益控制)、射频AGC和限幅器等3种测距转发模式的应答机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视频AGC模式下,应答机测距通道的输出功率恒定,测距转发性能不随上行信号强
<正> 在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的标度盘上,一般都注有准确度等级符号,它标志着仪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允许基本误差的极限值。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与基本误差的关系如下表
研究了元素含量变化对8011铝合金防盗盖板综合性能的影响,在8011合金中改变Cu、Mn元素含量后可提高防盗盖板的强度,同时研究了烘烤处理后的强度变化问题.本文研究出了8011铝
泥沙问题是制约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渠的规划设计阶段和日常的运行管理中都需要掌握渠道的泥沙冲淤情况。本文根据一维水流非均匀沙运动方程,结合灌区灌溉特点和测
冷却塔雨区的阻力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冷却塔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建立雨区横流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不同雨区高度、雨区深度、淋水密度以及断面风速模拟试验,测试雨区阻力。试验结
私车车身广告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近年来兴起的汽车文化的一部分。片面惩罚属于不是办法的办法。
由估价人员自身的问题而使估价结果与房地产真实价值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问题,二是道德问题。为防范来自估价人员的风险,必须加强和完善房地产估价师后续教育
通过对已有繁杂、冗长的明氏应力公式的整理与简化,给出了若干种工程荷载分布条件下的明氏应力分布实用理论解.经对附加应力系数公式的无因次化,推出了工程荷载条件下便于制
<正>从"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到具体路径的形成,成都步步解题,目前已明确两个目的:一是探索城市发展更高级的形态,为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样本;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倒逼生态转型,建
较详细地介绍了三向测量技术(包括三向测距和三向测速),阐述使用三向测量的工程背景和重要意义,给出利用三向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定位的数学推导,并分别对三向测距和三向测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