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狮子林在写仿中的格局变化探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在诗、画、园林等各种传统文化行为中。本论文通过分析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及其所起作用,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乾隆对苏州狮子林写仿所建两座园林的创作思维及手法。研究主要对象文园狮子林是乾隆仿照苏州狮子林所建继长春园狮子林之后第二座写仿狮子林。有文献明确记载,苏州狮子林在宋末元初是维则禅师及其弟子所建禅宗园林,其格局主要受宗教活动影响,不同于传统文人园林。但乾隆在写仿创作另外两座狮子林时对此并不知晓,以为苏州狮子林乃是倪瓒别业,并以文人园的审美方式进行写仿。这种对写仿原型的错误理解结合禅宗园林独特的布局特点,导致了长春园狮子林及文园狮子林这两座形式独特园林的产生。结合以上因素,通过三个园林的布局变化分析探讨乾隆在园林写仿创作中的思维方式及创作手法。上篇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宇宙观哲学的发展及其对园林变革的影响。其次,总结分析园林的影响因素包含宇宙观、老庄哲学、禅宗思想、及士大夫文化等几个方面。最后,对士大夫阶层进行探讨,封建集权制度决定了其特有的阶级特点。士大夫阶层独立人格与封建极权制度对他们的绝对制约的矛盾通过园林及隐逸文化得到了缓解与平衡。只有看清了宇宙观、士大夫阶级特点、园林及隐逸文化、禅宗园林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更全面清晰地对苏州狮子林(禅宗园林)及其写仿产物长春园狮子林、文园狮子林(帝王仿建文人园)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下篇从不同角度对三座狮子林逐一对比分析,总结乾隆在写仿过程中的手法变化及思想变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日益开放性的市场化经济情况下,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使得企业持续高速增长,达成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目标,这对于各个企业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
<正> 引言 指示现象(deixis)是早先语用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主要研究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表示语境特征以及如何依靠语境分析理解话语。指示词语(deictic expressions)即为语言
<正> 性格与个性,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二者往往没有很大的区别,如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的性格同他的个性常常是同一个意思。在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有些人也往往把性格
通过对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程度和水化产物种类的测定,以及对硬化浆体显微形貌和孔结构的观察,研究了高温养护对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和硬化浆体结构的影响.结
肇始于"中美无人潜航器事件"引发的将无人潜航器法律地位界定为商船、军用船舶或政府公务船艇的问题值得思考。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其是否享受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航行权
<正>中国建材在市场的倒逼下,一手抓行业整合,一手抓资本混合,重组近千家不同所有制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国民共进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的新路……近年来,中国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