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秋,研究性学习正式走进中学化学教学课堂,作为创新教法,它把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直接参与,强调学生对认识过程的直接感受,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交往与合作。因此,研究性学习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在反思批判接受性学习中所存在弊端的同时,也应看到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在倡导研究性学习,并把它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作为推动教学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的同时,也应看到它不利的一面。我们认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合理应用对繁荣教学意义同样重大,两者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适应社会需要。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虽有其各自内涵,但它们绝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二者应相互整合,而整合的最佳途径是在“研究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对现实教学有一定指导价值。 在论文的最后部分,笔者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从研究教材、高考以及社会中的化学问题入手,阐述了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将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本论文从问题的提出到理论的探索,从分析异同到整合途径的提出,最后到中学教学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理论来自实践又接受实践检验这一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