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而脑血管痉挛(CVS)是其重要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重点研究课题,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文献报道,血管造影可发现70%的SAH患者出现CVS,脑组织由于血管痉挛发生缺血、水肿、梗塞与软化,从而导致病人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死亡。CVS分为两种,即急性CVS和迟发性CVS。迟发性CVS的机制比较复杂,病理解剖学可观察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一旦发生,往往难以逆转,对血管扩张剂的反应性较差,在临床上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神经病学家一直在探索SAH后迟发性CVS可能的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自由基,内皮素,一氧化氮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带阴性电荷的金属蛋白酶,是自由基清除剂。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稳定代谢物。MDA/SOD比值反映了组织中氧化和抗氧化的能力,也是反映机体自由基代谢平衡的重要指标。刺五加主要成分是刺五加甙,其有效成分能否缓解SAH后迟发性CVS及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通过研究不同时期脑脊液中SOD,MDA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刺五加对SAH后迟发性CVS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Hunt-Hess临床病情分级标准,随机分为①刺五加治疗组;常规治疗+刺五加注射液[7mg/kg]每日1次,共14d。②SAH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分别于住院后用药前和治疗后7天,14天行腰穿抽取脑脊液。另取腰麻病人CSF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同时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不同时期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再用LSD中文摘要法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 1.脑脊液SOD活性 用药前,刺五加组SOD活性与SAH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二0.892);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OD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d,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活性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01)。但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SAH组降低更明显,其差别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 14d,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活性高,差别有显著性(P<0.001)。刺五加组SOD活性已接近用药前水平,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468) 2.脑脊液MDA水平 用药前,刺五加组MDA水平与SAH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二0.992)。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含量增高,差别有显著性 (P(0.05)。治疗后7d,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水平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01),但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SAH组升高更明显,其差别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14d,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水平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 3.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 用药前,刺五加组Vm与SAH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O.651),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 (P二0.992,P=0.715)。治疗后 7d,刺五加组和SAH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速度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SAH组增快更明显,其差别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14d,刺五加组与SAH组相比,速度慢,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1.刺五加可以减轻SAH后CvS; 2.刺五加可以提高SAH后SOD的活性,减少MDA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