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四类研究了16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方位词句法、语义功能的异同。句法功能包括单独充当主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定语、状语等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后置于名词或名词词组、动词或动词词组、数量词、代词等的组合能力;语义功能包括方位词最基本的空间方位义以及引申义。不同单双音节方位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的表现存在差异。在研究本体规则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方位词的习得情况。首先,考察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绝对方位词的习得。发现习得特点如下:单音绝对方位词的正确率在初、中、高三个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偏误比例最大;双音绝对方位词以“~方”使用频率最高,正确率也最高,偏误集中在高级阶段。进而得出了单双音绝对方位词的习得顺序。考察偏误用例,重点分析了单双音节绝对方位词的相互误代和双音节绝对方位词的相互误代。最后,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了教学建议。其次,考察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相对方位词的习得。发现习得特点如下:相对方位词初、中、高三个阶段的正确率整体是逐级递增的;单音相对方位词用的多,偏误也最多。进而得出了单双音相对方位词的习得顺序。考察偏误用例,重点分析了单双音节相对方位词的相互误代、相对方位词与其他语法成分的误代、介词误代和搭配成分误代。最后,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了教学建议。再次,考察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双参照方位词的习得。发现习得特点如下:单音双参照方位词的正确率较高,“上”的偏误比例最大;双音双参照方位词的正确率表现差异较大,但偏误用例都比较少,均不足10例。进而得出了单双音节双参照方位词的习得顺序。考察偏误用例,重点分析了单双音节双参照方位词的相互误代、单音节双参照方位词的相互误代、双音节双参照方位词的相互误代、方位成分误代其他、介词误代和搭配成分误代。最后,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了教学建议。最后,考察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位置方位词的习得。发现习得特点如下:单音位置方位词初、中、高三个阶段的正确率较稳定,且都比较高,偏误比例也很高;双音位置方位词三个阶段的正确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因使用率低,偏误比例也低。进而得出了单双音节位置方位词的习得顺序。考察偏误用例,重点分析了单双音节位置方位词的相互误代、单音节位置方位词的相互误代、双音节位置方位词的相互误代、位置方位词与其他语法成分的误代、介词误代和搭配成分误代。最后,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了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