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盈余管理就是会计学领域广为关注的课题,其产生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随着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的手法也在“与时俱进”地变换着。由于受会计盈余信息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较多,上至政府和监管部门,下及广大的投资者和员工,因此,理论界也紧跟实务的步伐,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不断地深入研究盈余管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但是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该现象针对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论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了解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其次分别对盈余管理和企业绩效进行理论分析,体现在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与盈余管理的关联分析四个方面对盈余管理展开论述;从企业绩效的概念、发展和衡量指标三个方面对企业绩效展开论述;然后是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部分,分别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再者就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分别从数据的选取、指标的确定、模型的构建和实证结果的分析几个方面展开;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积极的影响,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有负向的、消极的影响。在我国特殊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国有控股、十大审计、财务杠杆和董监会的独立性都正向促使企业在盈余管理时倾向于选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