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构成市场经济主体,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当前国内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冲击和挑战。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最优融资方式,对扶持中小企业起着重大作用。中小商业银行本应成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支撑,但因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银行内部管理要求不匹配,使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论文以真实的融资案例为基础,研究探讨中小商业银行应如何从内部管理层面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强调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旨在唤醒银行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小企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同时,论文研究对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和市场竞争力,完善其内部管理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论文两个主要研究对象中小企业和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指出论文的不足与创新。第二章介绍国内外近几年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国内外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第三章案例分析是重点章节,列举三个中小企业在中小商业银行融资失败的案例。每个案例首先展示融资申请人和融资项目的基本情况,接着介绍银行授信审查意见,最后分析银行在授信审查中的疏忽与过失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第四章是重点章节,分析总结中小企业在中小商业银行融资难的主要成因,指出宏观环境、中小企业特征、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第五章是重点章节,基于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环境建设、机构部门设置、尽职调查、授信审查、贷款流程、考核激励六个层面提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同时,总结分析论文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对管理实践的启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第三章案例分析中,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打破从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入手的常见模式,立足于真实的融资案例。探究问题的角度更贴近市场,更能反映中小企业真实的融资诉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更加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其次,第四章解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中小企业的特征和银行内部管理要求,强调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再有,第五章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创新。例如,创新“综合要素评分表”来修正中小企业行业准入标准;首次对中小商业银行授信审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银行机构权限设置、贷款绿色通道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一些新的尝试或改进的方向。论文的不足体现在案例选择具有主观性,且数量有限无法覆盖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融资案例均来源于同一地理区域的中小商业银行,未能结合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设计的方案不具备广泛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