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又名叫Laphygma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它具有分布广、寄主多、迁飞扩散能力强、喜温且耐高温等特性。从北纬57°至南纬40°之间均有分布。该虫属多食性昆虫,可取食35科108属138种植物,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20世纪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在我国仅是一种偶发性害虫,很少造成危害,但自1986年以来,甜菜夜蛾在我国发生危害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灾频率高,危害日趋严重。本研究以昆虫营养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甜菜夜蛾生物生态学特点,对蛋白质、糖等主要营养物质和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种群动态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甜菜夜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不同营养因子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 以人工饲料为基础,通过改变配方中的成分来改变甜菜夜蛾幼虫饲料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观察不同处理条件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增加均能有效促进甜菜夜蛾的种群增长。随着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增加,幼虫存活率增高,历期缩短,成虫历期和蛹历期增长,蛹重和平均每雌产卵量增加。但在蛋白质处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甜菜夜蛾的种群增长受到抑制并有下降的趋势。在糖处理中并未发现此种情况。 2 几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以重庆地区常见的几种甜菜夜蛾寄主植物(分属于几个科)作为甜菜夜蛾幼虫食料,观察这几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取食莴笋的甜菜夜蛾幼虫历期最短(11.98±1.58d)、存活率最高(43.8%)、成虫历期最长(8.41±0.126d)并有最大蛹重(71.7±2.86d),同时其蛹历期(6.63±0.076d)和平均产卵量(363.7±28.17d)指标也较高,其次大白菜和甘蓝的各项指标也较高。菜海椒和玉米苗的各项指标均在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