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钟樑,一位朴实而又坚定的课堂坚守者,执着的语文热爱者。51年的教师路,他的教育理念和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研究,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作为中国第一代特级教师,他一切为学生着想。作为一名语文人,他心系语文教育,始终走在探索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陈钟樑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今改革中的语文教育有其积极的借鉴价值。在研读陈钟樑专著、论文以及课堂实录的基础上,本文拟定从六个部分展开对陈钟樑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全文分为六章:第1章从语文性质的争论与探讨的时代背景入手,陈钟棵站在哲学的角度剖析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来阐述语文学科的性质。并期待语言到人的发展的实现。陈钟樑把语言文字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载体,并通过语文教育得以实现。陈钟樑的学科性质观具有前瞻性。第2章在文本解读观中,陈钟棵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摸索,基本上形成了三种解读模式:线条性推进、板块式组合、中观解读。线条性推进需要从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直至达到文本的深处。板块组合需要有序地安排文章的版块,然后将这些这些板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自然衔接,使同学们在情境中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在中观解读中,陈钟樑着重指出句段教学的重要性。第3章从时代发展、人际交往的密切性出发,论述了陈钟樑的口语交际教学观。陈钟棵认为语言就是人的发展本身。人的社会性需要,使得语言的运用日益成为架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陈钟樑把言语谈吐艺术作为口语交际的灵魂,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根据言语谈吐的内容,时刻遵循远离野蛮与粗俗;注重典雅与文明;感情真挚;态度诚恳;质朴平易;含蓄委婉等原则。并把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第4章主要论述了陈钟棵的语文教学改革观。陈钟棵以学生之学为出发点、着眼于三个维度、四个学段、五个板块来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的特殊性和发展性。提出义务教育要体现三性——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改革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语文教育改革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语文教育培养的是一代文化人,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实利力性教育使人习得了知识和技能,学生从中获取了某种生存所需要的手段,却不能享受真善美的陶冶,更不能获得人文的终极关怀,因此语文教育改革需要必要的乌托邦。第5章从陈钟樑所论述的语文教师具备的三重境界——语文教师心肠要善良;语文教师记性要好;语文教师的眼睛要毒出发,论述了语文教师需具备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陈钟樑认为爱是教育的真谛。心中呼唤着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一培养人。扎实的专业基础、灵活的教育机智、积极的教学兴趣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所不可或缺的。第6章综述陈钟棵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及意义。陈钟樑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的起起伏伏中,形成并发展着。提炼出真、实、朴的特点。以及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结论部分对全文概括,较为客观地评价陈钟樑的语文教育思想。陈钟樑作为一个默默奉献五十余载的语文人,情系母语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