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测定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孕妇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并回顾性分析孕中期超声胎盘位置、AFP值与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8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再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45例和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组35例。另收集剖宫产次数≥1次,孕次(包括此次)≥3次的正常孕妇35例为对照组。  (1)孕34- ECLIA法测定各组孕妇外周静脉血 AF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孕妇胎盘位置,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孕妇外周静脉血 AFP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2)回顾性收集各组孕妇孕16-18周 AFP值及超声胎盘位置。分析孕中期超声胎盘位置、AFP值与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关系。所有数据输入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检验,ANOVA方差分析,Tamhane’s T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晚期妊娠(34-38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组的 AFP值高于凶险型前置胎盘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与对照组之间 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孕晚期妊娠(34-38周),超声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者,其术后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高于超声提示部分性前置胎盘者和边缘性前置胎盘者,三者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孕晚期妊娠(34-38周),超声联合 AFP值测定较单独超声检查、单独AFP检测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超声检查与单独 AFP检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回顾性分析各组孕妇孕中期妊娠(16-18周)外周静脉血 AFP值,三组 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孕中期妊娠(16-18周)超声胎盘位置,其妊娠结局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超声提示为前壁胎盘的风险高于超声提示为后壁胎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晚期超声联合 AFP值测定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较单项检查诊断率升高。妊娠结局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其孕中期超声提示前壁胎盘较后壁胎盘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银屑病发病机制不清,免疫功能异常是一个重要因素。最近国外通过对NK-T细胞的研究发现:天然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红细胞免疫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疾病的发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目前国内外针对银屑病红细胞免疫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亦多采用传统的红细胞C3b受体(RBC-C3b)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试验,所获得的实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死亡,导致正常运动消失,出现运动迟缓或震颤。传统的治疗方法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  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用小剂量链脲
1.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同化疗的前瞻性研究:该文观察研究食管癌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DDP+5-Fu同期化疗的急性放化疗毒副反应和晚期放疗反应,
胰腺癌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现困难,预后极差。而在疾病早期即发生的侵袭、转移则是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近年,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的:研究黑质高回声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例共227名,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1
目的:遗传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遗传学改变与疾病状态之间的具体关
目的:研究Aβ对大鼠学习和记忆活动的影响,探讨Aβ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以及GNF和MK801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阐明Aβ沉积与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论:在体和离体实验均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大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cells,ESCs)生长的影响,以及上调β-catenin的表达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