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PO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沪市A股2010-2012年数据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爆发了“安然”、“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震惊了世界,促使美国政府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寻求政策来规范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框架,于是美国政府在2002年签署了萨班斯法案,从此美国进入了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阶段。在我国,财务舞弊事件也是屡有发生,例如众所周知的“银广夏”、“中航油”、“四川长虹”事件,暴露了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也说明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缺陷。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近年来的执行状况,公司在IPO过程中能否按照指引执行要求,真实披露公司内部控制实情,对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这将会丰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文字叙述并用的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间在沪市A股主板上市的IPO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一共90家公司都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情况进行了披露,并同时聘请了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出具了审核报告或鉴证报告。在2010年,五部委发布了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但该指引对IPO公司没有强制性要求,沪市A股IPO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不强,从而有半数以上的公司没有按照指引的要求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尽管大部分公司虽然已经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是有意义的,但大多数IPO公司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仅仅是为了符合上交所的上市要求,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程度较低,自愿披露的动力不足。根据IPO公司内部控制的现有问题,提出了完善IPO公司现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包括完善IPO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公司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法律化有关内部控制信息制度,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关注度等一系列建议和意见。
其他文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重点讨论了WTO、西部大开发以及整个电信行业所展现出的新发展特征,仔细地分析了这些具体的环境因素给成都电信带来巨大的发
2013年末中国国内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达到了4200亿。当下我国个人总体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达62万亿,按欧美艺术品投资配比经验,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为2万亿,尚有大量需求未释放。
该文通过对重庆意达公司的竞争环境、现有经营模式和流程、现有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该公司所处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条件的分析,利用传统管理学的战略管理理论与当今的电子商
整个假期都在这个熟悉至深的小镇奔走,路过刚刚兴建的居民楼,总会有一股席卷身心的寒意。本是阳光熙暖的初春,却因冰冷砖瓦的隔挡,不见日光。每天路上遇到的他们,也给人不可触碰的距离感,来回十分钟的路程,却弥漫着冷清的气息。   于彼此而言,我们并非偶遇,在小区的垃圾点看见他,也不足为奇。他每天都很准时地清理那堆废品,毫不嫌弃地用铁钩从杂乱中挑出一家人的“生活费”,尽管来往的行人经过都会掩口遮鼻,但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