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钠通道位点4调制剂-BmKAS的抗惊厥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主要采用行为学、脑电记录、膜片钳、离子荧光成像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特异性钠通道位点4调制剂-BmKAS多肽的抗癫痫效应,并探讨了其潜在细胞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大鼠一侧海马注射BmKAS(0.05-1μg)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PTZ诱导惊厥发作潜伏期,中高剂量BmK AS可减少PTZ诱发惊厥发作时程,抑制PTZ诱导的大鼠惊厥发作程度和皮层癫痫样放电。然而对Pilocarpine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下的惊厥发作,虽0.5或1μg的BmK AS给药剂量均表现了轻微的行为抑制作用,低于1μg(包括1μg)的给药剂量均不能抑制Pilocarpine诱发的皮层发作性癫痫样放电。经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表明,100nM BmK AS可显著地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峰钠电流和持续性钠电流。研究结果提示,海马神经元的电压门控钠通道是BmKAS的作用靶标;且共享PTZ诱导的致癫信号介导通路中的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但有别于Pilocarpine诱导的致癫信号介导通路中的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   结论:BmK AS可能共享PTZ诱导的致癫信号介导通路中的脑型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通过降低其峰钠电流和持续性钠电流,抑制PTZ诱导的癫痫样放电的产生和传播。
其他文献
采用生物化学、组织学和酶学等方法详细地研究了脂类营养对雄性红螯光壳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和生殖的影响。先从脂肪源的角度,探讨不同脂肪源对雄性红螯光壳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