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的十大病因之一。传统治疗方法中使用的抗结核药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如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循环周期短以及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等。目前,解决传统药物使用缺陷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具有靶向缓释功能的新型抗结核制剂,该制剂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利用率,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异烟肼(INH)是目前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抗菌药之一,具有选择性好,抗菌作用强等优点。将INH负载在合适材料中开发具有主动靶向、长循环作用并可携带药性优良的抗菌药(INH)的纳米磁性复合微球,在结核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Fe304作为磁性因子,以壳聚糖(CS)和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功能化超支化聚酯(HBPE-DDSA)作为载体,采用一步法制备具有磁靶向缓释功能的纳米磁性INH缓释微球,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条件,采用TEM、XRD、FTIR和TGA表征方法对微球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SQUID、体外缓释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进行微球的性能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Fe3O4/CS/INH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最佳制备条件是:CS溶液(30 mL)浓度为1 g/L, INH的加入量为0.2 g, FeCl3·6H20与FeCl2·4H20的加入量分别为:0.134 g与0.364 g,三聚磷酸钠(TPP)溶液与氨水的体积加入量均为15 mL。在此实验参数下制得的Fe3O4/CS/INH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0.48%和41.07%,通过TEM、XRD、FTIR和TGA进行表征,可以判断制备的微球各组分材料间通过物理静电作用连接,复合微球的粒径为4~7 nm。(2)Fe3O4/HBPE-DDSA/INH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复合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HBPE-DDSA的加入量为0.05 g,乙醇加入量为15 mL,INH的加入量为0.25 g,纯水体积加入量为15 mL, FeCl3·6H20与FeCl2·4H20的加入量分别为0.728 g与0.268 g。得到的Fe304/HBPE-DDSA/INH磁性纳米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2.12%和68.33%,通过TEM、XRD、FTIR和TGA进行表征,可以判断复合微球各组分材料间是通过空腔装载的方式作用在一起,复合载药微球粒径为 30~40 nm。(3)对Fe3O4/CS/INH和Fe304/HBPE-DDSA/INH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分别进行药物缓释实验和磁性能表征,结果说明两种微球具有缓释性能和pH敏感性,材料的磁滞曲线证明了材料的磁性能较好,从而可知制备的两种复合载药微球都具有磁靶向缓释及pH响应功能。(4)在Fe3OC/CS/INH和Fe3O4/HBPE-DDSA/INH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细胞毒性实验中,各组细胞的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结果表明了微球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且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这些结果表明,磁性 Fe3O4/HBPE-DDSA/INH 和 Fe3O4/HBPE-DDSA/INH 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在结核病药物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