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运动风靡全球,其健身的功用已得到世人的公认。 武术界盛传“拳起于易,理成于医”,高度概括了武术理论与医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武术健身理论是指导和推动武术向健身方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其理论根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医学。本文从中医学阴阳学说的视角切入、剖析武术运动内在的健身哲理。 武术健身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的武术萌芽时期人们就懂得通过“武舞”、“导引”来祛病健身。 中医“阴阳学说”是武术健身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之一。用阴阳学说解释、阐述人体,以此来说明武术运动;用“阴阳平衡”理论指导武术健身。 中医“阴阳学说”对武术健身理论的影响: 第一:从武术健身的源泉——“阴阳之气”来看,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内“阴阳之气”平衡,人体则健康。武术运动通过各种呼吸方法、方式对“气”进行养与练,使“气”在运动锻炼中趋于平衡,达到健身。 第二:从武术运动的基础——“阴”与“阳”的运动来看,武术运动包含灵活、多变的“动”和独特的“静”的练习;动静结合的全面运动体现“阴阳平衡”;刚柔相济、虚实变化的巧妙体现“阴阳的转化”。展现出武术独有的阴阳运动魅力。 第三:从武术健身的精髓—“阴阳平衡”来看,武术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阴阳变化。中医学的“阴阳平衡”思想对武术健身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表现。武术运动则是通过外在的形体锻炼与内在的精神意识活动的紧密结合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体现了阴阳平衡。 总之,中医学所论“阴阳之气”、“阴阳运动”、“阴阳平衡”对武术健身理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武术健身理论的基础。武术独特的锻炼方法,符合武术健身理论研究阴阳的运动规律,体现了阴阳平衡,形成了武术独特的健身运动方式。 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武术文化理论体系,为武术理论的纵深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为武术健身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助于人们从全方位,多层次领悟武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对武术这一中国传统运动有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使其成为指导人们练习的纲领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