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再通、心脏移植或术中需要体外循环的心脏疾病),可引起心肌组织坏死,坏死导致的炎症反应会影响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衰竭。有研究表明PARP-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在组织细胞受到刺激时,可调节细胞坏死与坏死性凋亡过程,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与预后。本次实验通过SD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PARP-1水平与心脏移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凋亡标志物等指标,探讨PJ34(PARP-1抑制剂)在心脏移植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为改善冠心病冠脉再通或心脏移植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应用体重为260-3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供体组与受体组,其中供体组分为NaCl组和PJ34组;受体组分为移植组和Control组。PJ34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PJ34制剂,NaCl组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受体组大鼠同时予以对应处理,Control组不予处理。采用颈部异位套管法来构建的心脏移植模型,在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后,采血、摘取移植心脏,进行相关检测。使用的实验技术有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记和酶联免疫吸附等。结果:(1)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钙蛋白Ⅰ(cTnl)的血清表达水平,生理盐水处理组明显高于PJ34处理组,而实验组略微高于空白组,其各组数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2)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四羟基壬烯酸(4-IHNE)与丙二醛(MDA)其血清水平升高幅度为生理盐水处理组升高最明显,应用PARP-1抑制剂(PJ34)可有效降低其升高幅度,其各组数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3)细胞核DNA裂片浓缩因子(EF):在心肌组织提取液中,应用PJ34处理组中其数值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是生理盐水处理组与空白组的5-6倍,而生理盐水处理组对比空白组,EF增高幅度仅为1.23倍,说明应用PJ3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F含量有影响。(4)应用PARP-1抑制剂(PJ34)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脏PARP-1蛋白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组织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其蛋白印迹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趋势一致。(5)应用PARP-1抑制剂(PJ34)可以增加心肌组织细胞内的蛋白Caspase8,其表达含量趋势从空白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到PJ34处理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其蛋白印迹灰度值分析验证了此趋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6)Caspase3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蛋白,其表达量在进移植心脏使用PJ34处理后有升高1倍(p<0.01),Nacl组升高幅度不明显,其免疫荧光结果与其趋势相同。结论: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心脏移植模型),使用PARP-1抑制剂(PJ34)可有效减少心肌酶、血清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以及降低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通过转变细胞坏死性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