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数据挖掘的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系统开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一项关键技术,合理匹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能够明显地降低整车振动、噪声,并提高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过程中存在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课题提出在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传统复杂建模过程,建立动力总成参数与悬置刚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为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专用于悬置系统设计的技术平台,支持对悬置系统多个方向刚度预测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功能。课题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编写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程序。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策略、设计规范,并结合相关理论开发了惯性参数转换、模态频率及解耦率、扭矩轴、典型工况下的位移与载荷、解耦率优化等计算程序,全面满足悬置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设计,提高开发效率和品质。(2)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悬置刚度预测模型。根据数据挖掘标准流程(CRISP-DM),对横置式四缸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研究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挖掘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对数据进行清洗,主成分分析。并行研究了多输出决策树、多输出支持向量机回归、多层神经网络三种数据挖掘算法,建立了悬置刚度预测模型,并以RMSE、R~2作为评判标准确定了最适用于悬置刚度预测的算法是多输出决策树算法。(3)分析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悬置刚度预测模型的工程意义及合理性。RMSE、R~2指标是从数值的角度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然而悬置刚度的取值不是具体固定的某一个值,而是满足良好隔振性能条件下的各个悬置刚度值的合理匹配,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评价时,除了RMSE、R~2指标外,引入动力总成质心限位、解耦率、隔振率作为刚度预测模型的工程化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预测值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进行比较,验证合理性的同时确定出该系列评价指标下最适合作为悬置刚度预测的算法。(4)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数据库。以My SQL为数据库开发环境,工程需求为导向,确定了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主要模块以及系统运行流程,以Power Designer为辅助工具进行了数据库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设计,完成了数据库的开发,并对动力总成相关数据进行获取、整理入库。(5)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开发出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系统。为了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效率,加大数据的利用率以及增强数据共享性和安全性,综合运用Matlab语言、Python语言、My SQL数据库等搭建了专用于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的技术平台,该平台将悬置设计与优化数学模型、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等功能进行集成,设计出交互界面供技术人员进行数据输入、模型分析、数据导出等操作。课题的创新点:(1)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悬置系统刚度优化方法。收集悬置系统样本,以悬置各方向上的刚度值作为预测目标,利用多输出回归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对悬置刚度进行快速预测,降低了悬置刚度优化的难度,同时引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工程化指标解耦率、隔振率、限位对悬置刚度预测模型进行评价,增强刚度预测结果的工程合理性。(2)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平台。课题将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引入到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中,建立了一个具有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悬置系统设计与优化等功能的技术开发平台,并且形成了由数据库的数据积累到数据挖掘辅助设计的闭环,提高了悬置系统开发效率以及对数据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电气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能耗问题,为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节能降耗,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来降低牵引负荷用电量。列车属于单相大功率负载,采用再生制动时所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具有不对称性和冲击性,供电区间内的剩余再生制动能量如果直接回馈到电网,将会对电能质量及用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对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
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而不确定性信息的度量方法是信息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的数学工具主要包括:模糊集、粗糙集、单值中智集等。Smarandache于1998年提出了中智集的概念,借助真隶属度函数、假隶属度函数以及不确定程度函数刻画具有不确定性的对象,它是模糊集、直觉模糊集的一种推广模型。中智集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属性决策、模式识别等领域。单值中智集之间有三种形
在设计和建设风电场时,需要对当地的风资源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分析是风资源评估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影响风速不确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测量误差、风速概率分布估计误差以及风资源变化等。其中对风速概率分布的精确估计有助于更为准确的评估当地的风能潜力水平,有助于风电场的建设与规划,同时有助于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本研究从风速概率分布的两个方面分析风速不确定性。首先讨论风速数据的重尾特性,给出
在涂覆型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CSP)中,一些直链淀粉及纤维素衍生物CSP有很强的手性分离性能,广泛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分离。但直链淀粉及纤维素衍生物在一些常用的有机溶剂中能够高度溶胀甚至溶解,相应手性固定相对流动相的耐受性差,其适用范围也因此受限。甲壳素及壳聚糖衍生物CSP可以在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的流动相中使用,扩大了流动相的使用范围。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了一些壳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它们具有
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经之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驱动系统核心为驱动电机,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高功率密度、高输出转矩、高效率、低损耗是电机工程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是电机更大的振动噪声问题,运行性能和振动噪声之间总是存在矛盾的关系。因此,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运行和振动性能进行综合优化研究。首先,在Maxw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前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硫酸工业开始了起步和发展,到了二十世纪,随着我国工业的崛起,硫酸工业也开始了快速发展。不论是海外还是国内,硫酸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硫酸的原料有五大类:硫铁矿、硫磺、冶炼烟气、磷石膏和硫化氢等,特别是以硫铁矿制酸为主,因为工业发展初期,矿产资源丰富易得,且价格低廉,但是污染较大,矿产利用率较低,还会产生大量的含铁废渣副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基于子孙后代的长
氮杂多并苯是sp2杂化的N原子部分取代多并苯骨架中的CH,这不但可以提高多并苯材料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改变多并苯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质(可由p型空穴传输型转变为n型电子传输型)。氮杂多并苯由于其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到有机电子器件,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OPV)等。目前,基于吡嗪氮杂环的氮杂多并苯研究很多,这类氮杂多并苯多数通过
核电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Zr-4合金包壳管和Inconel 718合金定位格架组成的燃料元件是核电系统中裂变反应发生的场所,包壳管作为辐射防护的第一道屏障其内部经受长时间的辐照损伤,外部在流致振动作用下与定位格架之间又会产生严重的微动磨损。因此,研究辐照对锆材料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核电站使用寿命、保障核电装备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截面厚度随承载能力变化的轧制差厚板(Tailor Rolled Blanks,TRB),其成形的零部件根据不同的承载能力设计相应的厚度,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同时,又降低了零件的重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轻量化型材之一。然而,差厚板厚度和材料性能的非均一性,其成形过程中易出现起皱甚至破裂等缺陷。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预测差厚板成形破裂缺陷的方法少,且精准度较差。因此,找到适合预测差厚板成形破裂的方法尤其重要。本
以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为基础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目前已是目前对手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因此开发出具有高手性分离性能的CSP对于手性分离和相关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从20年的关于手性固定相的研究情况来看,一些手性固定相具有很强的对映体分离能力和有机溶剂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