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比研究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和母语为英语的研究生的硕士论文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逐步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系统功能语法在为语篇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框架。作为其核心思想的语篇功能可以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三个重要手段来实现。本研究旨在通过语料分析来对比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与母语为英语的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的语篇特征。中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对比研究,使语言教学等领域受益匪浅。目前语言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已经从以前的句子层面转向了篇章层面,尤其是中国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学生英文的语篇对比研究引起了中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在我国,马广惠,方丽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基于此趋势,本论文拟从主位推进模式角度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者所写的十四篇硕士论文(约23万字)的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主要有以下差别和共同点。第一,以英语为母语者在硕士论文中使用的语篇主位百分比多于中国学生,但是差异不明显。另外,其论文中的小句主位选择排列合理,意义衔接连贯紧密。因此他们的硕士论文整体衔接和连贯优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二,中国学生的硕士论文所使用的人际主位数量和类型比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多且丰富。但是,中国学生多用“certainly”和“on thewhole”之类的人际主位。这表明中国学生所写的硕士论文比以英语为母语者的硕士论文有很强的主观性。第三,中国学生在主位排列方面受“螺旋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对主题往往采用迁回的处理办法。两者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中国学生的硕士论文主要都以“T→T模式”和“R→T模式”为主,而以英语为母语者的硕士论文主要都以“R→T模式”和“T+R→T模式”为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议论文的展开主要依赖“R→T模式”和“T+R→T模式”。本研究对于中国英语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1983年皇甫川流域被列入全国重点治理区后,准格尔旗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山区经济发展及群众治穷致富结合起来,多方集资、集中投入,规模治理、规模开发,加快了治理进
文章以福建客家祖地景区为例,依据国内外原真性研究理论,通过对客家祖地旅游资源及游客对当地客家文化原真性体验的实地调查,对影响游客原真性体验的驱动因素,运用SPSS 2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从国家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企业界,甚至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大数据隐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科研价值,已经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分析大数据研究的前沿热点和
目的探讨尿酸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1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尿酸及RDW水平分为A组(尿酸≤ 258 μmol/L且RDW ≤ 14.1%,50例)、B组(尿酸≤ 258 μmol/L且RDW>14.1%,58例)、C组(尿酸>258 μmol/L且RDW ≤ 14.1%,58例)、D组(尿酸>258 μmol/L且RDW>14.1%,50例)。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可谓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活闲暇之际,以健身、娱乐、观赏、竞赛等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在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