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及其演进版本LTE-A系统中,为了匹配信道特征,最大限度提升有效通信速率,都采用了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技术。AMC映射根据用户信道状态为基站发端选择合适的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等级,通过调整调制方式和信道纠错编码码率来匹配信道质量,以提高物理层有效通信速率;同时,配合HARQ技术的选择重传机制,提升系统级的传输效率,使系统吞吐量逼近理论极限。常用的AMC映射方法有指数有效SINR(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映射和互信息有效SINR映射,但其局限性体现在:算法实现对信道均衡后的SINR估计精度依赖性高;CQI映射完全取决于信道均衡后的等效SINR,缺少信道相关性等信道参数的直接参与;算法的操作复杂度高。首先,本文针对常用AMC映射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均衡前信道相关性判定的AMC映射方法。在映射过程中引入信道相关性和信道秩两个参数,联合接收端均衡前的SINR估计值,查找模板曲线,完成CQI的映射和层数的反馈。经过复杂度分析,该映射方法的操作复杂度比指数有效SINR映射算法低一个数量级。其次,利用HARQ技术的优势,将HARQ技术和基于均衡前信道相关性判定AMC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于LTE下行链路,以达到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通过系统仿真,进行了吞吐量和误块率的统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秩自适应吞吐量能够匹配固定秩吞吐量外包络的目标,同时也满足误块率波动不超过10%的技术指标。最后,用Matlab搭建了一个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单用户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信道、开环空间复用的LTE下行全链路仿真平台。功能包括:信道编译码、层映射和预编码、理想信道估计、MMSE(MinimumMean Square Error)多天线信号检测、HARQ重传、CQI反馈、层反馈。总的来看,本文针对LTE下行链路常用AMC映射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均衡前信道相关性判定的AMC映射方法;搭建了LTE下行全链路仿真平台;对比仿真验证了系统吞吐量和误块率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信道自适应吞吐量能够匹配固定信道秩吞吐量外包络,误块率满足波动技术指标。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LTE下行链路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映射过程,能够降低操作复杂度,逼进系统理论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