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Gen在异位子宫内膜的作用及其机制,将不同剂量Gen处理于大鼠自体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后,通过检测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比较对异位内膜的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分布变化;观察VEGF、CD34、MMP-9、TIMP-1、COX-2及Foxp3等指标的表达变化来研究不同剂量Gen对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的诱导、对异位内膜侵袭、血管增生能力的影响和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本研究不仅探讨了不同剂量Gen对异位内膜的作用并分析可能的相关机制,并且为开发Gen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用的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①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建立。选择6-8周龄的SD雌性大鼠,皮下注射乙烯雌酚以达到相同发情周期,通过手术将自体子宫内膜移植于腹壁筋膜层,注射17β-雌二醇3周后,观察并选择成功造膜大鼠。②给药方法和剂量的选择:对照组:花生油7.5ml/(kg.d)灌胃;治疗组:将Gen室温下用花生油配成混悬液,按7.5ml/(kg.d)灌胃,其中低剂量组Gen50mg/kg/d,中剂量组Gen150mg/kg/d,高剂量组Gen450mg/kg/d。③取材:每组用药共6周时间,末次给药24小时后,10%的水合氯醛麻醉,通过外科手术取出移植物,部分标本称湿重后冻存于液氮(待用RT-PCR),其余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④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分析组织标本Bcl-2, Bax的mRNA表达。⑤ELISA法测定血清E2含量,免疫组织化法测定组织标本ERα、ERβ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组织标本ER α、 ER β mRNA的表达。⑥SABC法检测组织标本VEGF、CD34、MMP-9、 TIMP-1、COX-2及Foxp3的表达。结果:①移植物体积的变化:Gen给予后各组比较,移植物体积,随着剂量的增大趋于变小的趋势,高剂量组(D组)最明显,其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异位内膜组织凋亡细胞阳性表达情况:Gen高剂量组凋亡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剂量组凋亡指数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较其他组相比Bcl-2mRNA表达下降、Bax mRNA表达上升,差异显著(P<0.01)。③随Gen剂量的增加,血清E2虽然有下降趋势,但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Gen降低ERβ蛋白和ERβmRNA的表达,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对ERα蛋白和ER a mRNA的表达影响不明显。④高剂量的Gen作用于大鼠异位内膜后明显降低VEGF、CD34及COX-2的表达(P<0.01);降低MMP-9表达同时提升TIMP-1的表达(P<0.01),进而MMP-9/TIMP-1下降;Foxp3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Gen抑制大鼠自体移植的子宫内膜的生长与发育,且有剂量依赖效应。其具体机制为:①诱导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抑制Bcl-2、增强Bax的表达和活性有关;②影响异位内膜雌激素受体β亚型的表达,体现出ERβ拮抗剂的效应,暨抗雌激素效应;③通过下调VEGF、CD34、COX-2及MMP-9/TIMP-1的表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侵袭和血管增生的生物活性;④通过抑制Foxp3的表达,降低异位内膜的免疫耐受状态,增强对异位内膜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消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