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诉”是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及持续时间[14],即本次就诊的医疗保健需求。“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主诉辨证”的提出乃是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郭振球教授的“主诉辨治法”。[1]在郭振球教授提出“主诉辨治法”[1]的基础上,本篇论文就“主诉辨证”而讨论研究。进而,更进一步细化研究主诉辨证在五脏病证中的应用。目的本文旨在阐述主诉辨证在五脏病证中的应用研究,以围绕患者前来就诊时之主诉为核心来进行辨证,从而分析病因,确定其病位、病性及证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主诉辨治法[1]”、“主诉”、“主诉辨证”、“证素”、“脏腑辨证”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及学术论文。进而在郭振球教授的“主诉辨治法[1]”的学术思想之基础上,提炼出“主诉辨证”的基本涵义、辨证要点及思维方式。围绕“主诉辨证”的基本内容,搜集、阅读和整理古今医学专著或医案如:《辨证论治心法》、《丹溪心法》、《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古今医案按》、《赵绍琴验案精选》、《黄吉庚肺病临证经验集》、《黄帝内经》、《千金翼方》、《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及相关著作,从中搜索和整理能够反映出“主诉辨证”的核心内容及思维方式的论述或医案。并且进一步着重从五脏病证入手,进一步查阅和整理五脏病证的医案,如:《心病诊治》、《肾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古今名医临证精华》、《王正公论肺病》、《中医肝病案例选》,从其医案中予以整理和分析,提炼主症并概括主诉,并结合脏腑辨证,以确定病位,围绕主诉综合分析证候,辨别病性,阐释病机,确定证型。探讨主诉辨证在五脏病证中的应用价值。得出主诉辨证新的思维方式,并将主诉辨证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五脏病证的辨证中。结果1.通过研究古今医案及文献资料,对主诉辨证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2.提出了主诉辨证这一新的思维方式。3.对主诉辨证在五脏病证中的运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通过主诉辨证能提纲挈领归纳出五脏病证的核心,对五脏病证的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