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产生是由于公法和私法的竞合所致,将由犯罪引起的民事侵权合并于刑事诉讼一并审理,其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但是由于两种诉讼本质上的差异,导致在理论基础、立法设计、司法运行中都产生冲突,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理论界也引发了颇多争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在2012年对《中华人民共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大幅修订,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更强。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2012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仍旧未得到完满解决,为日后的实施留下了隐患,这些问题在日后的探讨和研究中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从刑事损害赔偿的诉讼模式切入,以中西方诉讼模式的对比为视角,探讨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性质以及研究意义。然后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及实践状况入手,分三个部分从不同层面探究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涵盖立法理念、立法内容以及实践运行等诸多方面。最后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般理论出发,依据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和实践,针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个人见解。本文希望通过审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种种弊端和缺陷,在比较国外相关立法规定、借鉴国内各学者的重构建议基础上,寻求一种协调各种矛盾、平衡各方利益的最佳途径,以此来实现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
其他文献
“人自识字聪明始”,我真喜欢那些方方正正的汉字.我认识的汉字已有两三千个,在这么多的汉字中,我对“跑”字情有独钟.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方面高举旗帜不动摇,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点和新实际,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理论的中国化,形成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政府逐渐从消极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及给付者角色,即从“权力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与此相伴,行政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手段应运而生,在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调解各种不同利益冲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二战以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广泛重视行政规划,逐渐将其从城市规划的领域延伸到国家政策上,比如环境保护等。行政规划的出现不仅对政府的具体工作任务起到一
在远程协同教学系统中课程搜索策略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远程教育站点采集注册,及时为用户提供网上课程信息,引导用户进入虚拟教室.本文给出课程搜索子系统的
并行工程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的特点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技术 ,其核心是打破传统组织机构单元的界限 ,强调团队精神的工作模式 ,实现人、技术和管理的集成。本文主要研究了并行工程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管理者往往要控制生产的时间。对于生产中的各个工序及最长工序有了充分了解后即可采取各种措施缩短工时提高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将AOE网中的关键路径算法应用到生产工艺的网络图中解决网络工序的完成时间的估算。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届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教育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原则,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
一般树木嫁接分枝接、芽接、套接、靠接等等,但都受到季节、木质化程度,接穗粗细等等的制约,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诸多的限制,而使改造或改良的周期往往三到四年或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