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白华先生以其独特的“艺境求索”和“美学散步”被视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美学界对宗白华美学的接受、评价、推崇,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演变过程,在这期间,也是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不断得到阐发,美学蕴涵与文化价值得以不断凸显,宗先生学术成就不断得到追认的过程,这一过程颇富戏剧性。 然而当前学界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认知和界定出现了歧见纷出、莫衷一是观点,如“生命美学”、“境界美学”、“散步美学”、“体验美学”、“人生美学”、“感悟诗学”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涉及到宗白华美学思想特质的某些方面,但是都不能从内在精神上整体把握宗白华美学体系的本质特征。鉴于宗白华研究的此种状况,笔者对宗白华美学觉得有重估的必要。 本文主要从宗白华美学的思想渊源论、范畴体系论与学术方论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包括宗白华美学思想之形成基础、体系结构及学术范式。意在揭橥宗白华美学以生命为本体、以境界超越为核心价值的基本特质。 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和辨析了宗白华美学思想来源,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美学与西方学术文化是宗白华美学的三大思想渊源,他是站在中西融通的文化立场提炼出“生命情调”作为美学的本体。 第二部分探讨了宗白华美学的范畴与体系。就其体系内部结构来看,生命、艺境、妙悟、气韵、空间、虚实等,构成了宗白华美学的重要范畴,其中以艺境为核心范畴。生命本体与本质论、审美妙悟体验论,艺术与生命境界论构筑起宗氏美学体系大厦的柱石。文章重点关注了作为审美体验论的“妙悟”这一范畴在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价值,这一点至今未被学界重视。 第三部分,就学术方法论来看,宗白华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他打破了以往美学研究方法的单调和狭隘,走向兼容并包,综合运用了四种学术研究方法,即中西比较的方法、艺道贯通的方法、艺史互证的方法、以象喻境的方法。 文章力图廓清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全貌图景,认为宗白华美学并非所谓不成系统的“思想感悟”或缺乏巨著的“美学散步”,而是一个气象峥嵘、运思独特、结构宏伟、境界幽深的美学体系。宗白华在西方人文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下,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高扬艺术的生命精神和文化的青春精神,追求生命自由、人性完满和审美超越,标举艺术意境和生命境界。宗白华美学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生命本体,妙悟体验,艺术境界,审美人格,文化理想。其中,生命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的本体和灵魂,艺术意境则是核心,妙悟构成宗白华美学的根本体验方式。 从早年对罗丹艺术生命动象的热情赞美,到晚年对中国艺术境界探索的孜孜不倦,从早年认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后来回归中国的生命哲学,生命本体的哲学精神贯穿他的哲学与美学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宗白华的美学体系以艺境为核心,人格理想是宗白华人生艺术化的精粹体现,它与生命境界密切相关;而文化批判与文化建构是宗白华美学研究和艺境求索的最终目标。宗白华美学以艺境为核心,并向两极做了延伸,一极指向人格理想,一极指向文化理想。宗先生将艺境的功能,归结为对宇宙人生的深层体验,对人生意义的价值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指向自由人格的建构。宗白华艺术研究与美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除了自由人格,还有文化理想,其文化观念是通过“文化批评”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并渗透在艺境理论和生命本体论当中。在宗白华看来,“艺术意境”已经不是单纯的美学问题,而是建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的价值问题。 因此可以说,建筑在中国古典哲学精神与传统艺术思想基石之上的宗白华美学,就是以生命为美学本体,以审美妙悟为根本体验方式,以艺境为核心价值,兼摄人格理想与文化追求的五位一体的美学思想体系,可简言为“生命境界美学”。之所以将宗白华的美学命名为“生命境界美学”,不仅因为生命、宇宙与艺境在宗白华美学思想中不可分离,而且生命境界本身就涵括了艺术意境、宇宙境界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