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某自然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福建省沿海某自然村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HCV株基因特点,探讨与HC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以该自然村所有自愿参加调查村民为对象,进行HCV感染相关素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被调查者血清,检测抗-HCV与HBsAg,RT-PCR扩增抗-HCV阳性者血清HCV NS5B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来自Genebank的参照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对HCV进行基因分型,描述其基因序列同源性。结果:调查并抽取血样1009人,抗-HCV阳性率28.15%(284/1009);HBsAg阳性率16.25%。女性抗-HCV阳性率较男性稍高(30.56% vs.25.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最低为≤10岁年龄组2.14%(3/140),最高为50~60岁年龄组56.70%(55/97),抗-HCV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未婚者抗-HCV阳性率3.35%(13/388),已婚者阳性率为43.64%(27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22.34)。无明确家族史抗-HCV阳性率为20.70% (95/459) ,有家族史者阳性率为34.36%(189/550)(P <0.001,OR=2.01),其中配偶感染HCV者抗-HCV阳性率达69.18%(110/15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配偶、儿女、兄妹感染HCV的家族史及在乡村诊所拔牙治疗史是HCV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284份抗-HCV阳性样品经RT-PCR扩增、基因测序成功108份样品,主要为1b 88.89%(96/108)和2a 11.11%(12/108)两个基因亚型,未发现有其它亚型存在,在亚型内大部分感染的HCV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与参照序列相比较,该自然村的HCV感染株与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的HCV基因同源性较高。结论:该自然村抗-HCV阳性率为28.14%,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部分为2a亚型,感染者之间HCV基因存在高度同源性。年龄和HCV感染家族史为HCV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该自然村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传播途径不明的现实背景下,对现有的HCV感染者实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有效控制HCV进一步扩散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摘要:汾渭地堑断陷盆地内有些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地热异常显示,地裂缝成为地温异常区和F^-、Na^+、Sr^2+、CI^-、He、H2、Rn等化学成分的富集带。热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与区内
目的探究新型培美曲塞(PMX)衍生物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初步筛选12种化合物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筛选出高活性候选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对A549细胞
Biolubricant was synthesized from Cameroon palm kernel oil (PKO) by double transesterification, producing methyl esters in the first stage which were then trans
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一些地区女性性工作者感染率已超过1%。对于避孕套使用受限的群体,杀微生物剂可以作为她(
目的:比较三种含酶及非含酶洗涤剂对内窥镜管腔生物膜的清除效力。方法:大肠肝菌菌液持续灌流特富龙管10天形成生物膜结构后以三种不同洗涤剂冲洗管腔,然后以环境扫描电镜和
The development of biofuels is driven both by concern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by interest in the opportunities for exploitation of biomass of agricultur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环境污染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与繁衍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环境有害因素能够长期地、综合地作用于人体,干扰生殖发育的
吸烟已经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因素,控制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有3亿之多[1].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
讨论建立了一真彩色血液细胞显微图像微机自动识别系统。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血液细胞形态、光密度、色彩和纹理特征,运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在此基础上用神经网络建立分类器,对细胞图像进行分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