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当代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几十年来专研于中医学理论经验与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现代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及科学的检验方法,对周仲瑛教授近二十年来辨治哮喘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与传承发扬,使其独具一格、别具匠心的辨证思路与组方用药规律能够启迪思维,指导临床。[方法]收集周仲瑛教授临证20余年来的哮喘病案,依次输入电脑,将所有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并将资料转换为Word文件存档,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将符合标准的87例477诊次的全部临床资料,针对病案信息多维、多阶、动态的特征现象,发挥多学科、多方位、多指标综合研究的优势,建立最佳的病案数据挖掘的模型,系统诠释病、证、症和方、药的对应规律。联合运用关联规则和卡方检验增加了数据挖掘结果的可靠性,是数据挖掘运用在名老中医经验采集方面的新突破与新进展。最终通过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周仲瑛教授的治疗经验探讨其辨证思路与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分析87例447诊纳入病案,得出哮喘的病理因素有痰、热、风、瘀、寒、饮、湿、燥八种;病机主要涉及痰热瘀肺、气阴两伤、肺热内蕴、风痰伏肺、痰热内蕴、风邪上受、痰湿上干、肺胃同病、肺肾两虚等九种;症状、病机、药物之间互相存在直接与间接的对应关系,尤其着重于证-药及症-药两个方面,如痰热瘀肺证与南沙参、北沙参、黄芩、知母四药相组合,其余各证亦多有得出相关组合药物;再如黏痰可用知母、葶苈子的药对等等。可见周仲瑛教授既注重临证的随机加减变化,又重视基本药物和组方的运用。[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周仲瑛教授在辨证中注重病理因素的作用,体现在哮喘中主要是痰、热、瘀和风四者。周仲瑛教授在哮喘症状、病机、药物三者之间强调“审证求因”、“审机论治”,对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深远的意义。其在辨治哮喘时提出了多种辨证思路与方法,如注重脏腑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强调活血药在治疗哮喘中的运用、明确具体两证型间存在的易转化倾向等;其在组方用药时,严谨又灵活多变,药随证转,其常用特色药物有苍耳草、露蜂房、丹参、桃仁、南北沙参等。此外,对比数据挖掘结果和分析,与周仲瑛教授临床处方甚相近,肯定了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分析中的可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