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感染后咳嗽虽然为自愈性疾病,可当其咳嗽剧烈时亦会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因此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关键点所在。本研究针对感染后咳嗽的体质辨识与可能的易感因素进行探讨,希望能从治未病的角度对感染后咳嗽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后咳嗽患者,患者填写感染后咳嗽可能的易感因素调查表及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后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经描述性统计方法筛选出感染后咳嗽患者3种最常见的中医体质及易感因素,并把易感因素与3种常见体质分别行卡方检验,再用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常见中医体质与可能的易感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选入标准的感染后咳嗽患者82例,女性59例,男性23例。患者年龄在18~73岁,平均年龄为42.30± 10.15岁,将年龄进行分段,其中,31~60岁中老年比例较大。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高中最多。54.9%患者BMI正常范围。2.对感染后咳嗽患者易感因素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频繁、呼吸道急性感染无早期治疗(48h)、既往类似咳嗽病史、长期接触粉尘油烟或刺激性气味、饮食偏嗜、作息不规律、平素自觉压力大、直系亲属中曾有类似咳嗽者所占比例均较大。3.对82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体质辨识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阳虚质(37.8%)、气虚质(30.5%)、特禀质(14.6%)为最主要的三种中医体质。4.分别将易感因素与3种常见体质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早期治疗(48h)及作息规律情况在阳虚质组及非阳虚质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感染急性期频繁咳嗽及平素自觉压力大在气虚质组及非气虚质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感染急性期频繁咳嗽、直系亲属中类似患者情况及长期接触粉尘油烟或刺激性气味在特禀质组及非特禀质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5.进一步将上述分布统计学差异的易感因素与三种常见体质分别行二值多元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发现,呼吸道急性感染无早期治疗、作息不规律对阳虚质患者发生感染后咳嗽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频繁对气虚质患者发生感染后咳嗽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急性期频繁咳嗽、直系亲属中类似患者情况及长期接触粉尘油烟或刺激性气味对特禀质患者发生感染后咳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咳嗽频繁、呼吸道急性感染无早期治疗(48h)、既往类似咳嗽病史、长期接触粉尘油烟或刺激性气味、饮食偏嗜、作息不规律、平素自觉压力大、直系亲属中曾有类似咳嗽者为感染后咳嗽发生的易感因素。2.感染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3.3种体质分别有易导致其感染后咳嗽发生的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