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无线分组集群通信网(PRTN)物理层技术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率的现代矿井作业要求矿井通信系统具有移动性、可靠性并且可以支持综合业务。本文以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接的煤矿井下通信项目为依托,在比较和分析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以TDD与OFDM相结合的专用无线多跳分组集群通信网(PRTN)实现方案。 本文重点研究PRTN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时间同步机制,在无线mesh网(WMN)已有时间同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层参数估计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分为时间同步协议和保护带设定两个部分,通过时间同步协议可实现网络节点的时间同步;通过在时隙间加入保护带可允许时隙的抖动,避免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对网络节点晶振频率偏差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在PRTN系统中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它有着更快的传输速率、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并成为未来4G通信的核
传感技术,微电机系统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度集成,使传感器本身的传感手段更丰富、处理能力更强、体积更趋微型化,单个传感器节点微不足道,但大量的
1924年奈奎斯特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即为了不失真地恢复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应不小于模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的2倍,也称为采样定理[1]。然而,在一些编码
文本信息抽取是海量文本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旨在为人们提供从海量联机文本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的工具,是一个具有高度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命名实体识别实现了
短波通信是中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重要方式,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短波信道存在的多径干扰、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信道特性,不仅使得同步接收性能受到影响,而且接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