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因其环保、超薄、可大面积、全彩性等诸多优点而在显示面板和固态照明领域中应用广泛。然而OLED的工业化仍有诸多困难和技术瓶颈,主要是因为它的效率、寿命以及稳成本等方面与现有的显示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OLED,更多的研究人员选择比荧光材料效率高的磷光材料来制备相关的器件,但磷光器件在光谱稳定性、器件效率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磷光器件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添加中间层来修饰发光层/发光层界面和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界面,以期提升器件载流子平衡、降低激子猝灭性和修饰器件相关能级。具体研究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了黄光材料PO-01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O-01厚度为1 nm时,器件的亮度最大达到17671 cd/m2,外部量子效率最大达到11.1%,电流效率最大达到32.3 cd/A,功率效率最大达到23 lm/W。这是由于适当厚度的PO-01,可以提升器件载流子传输能力且不会导致激子严重的猝灭。(2)将n型材料TPBi加在蓝光层和黄光层中间为器件的中间层,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PBi厚度为2.5 nm,电压8-12 V时,器件的光谱变化仅为(0.031,0.006),与此同时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达到8.7%,电流效率为25 cd/A,启亮电压降到2.95 V。这是由于适当厚度的中间层TPBi可以改变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分布,提升器件载流子的平衡。(3)将p型材料CBP加在空穴阻挡层和发光层中间来与TPBi组成双激子阻挡层,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BP厚度为5 nm时,器件亮度由17671 cd/m2提升到最大的23652 cd/m2,外部量子效率由11.1%提升到最大的18.1%,电流效率也由32.3 cd/A提升到最大的50.8 cd/A。这归功于适当厚度的中间层CBP与TPBi组成的双激子阻挡层,能够有效的将激子限制在发光层中,并修饰器件相关能级。综上所述,本论文以TPBi和CBP作为中间层,研究了它们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谱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为OLED将来更加广泛的应用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