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步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本文以旅游资源内涵发展变化为切入点,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旅游的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阐述吉林省旅游业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对旅游资源类型发展变化过程和旅游资源开发方法以及旅游资源变化机制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吉林省东中西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比较,考察其需求结构和资源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对吉林省旅游资源变化动态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吉林省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本文采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吉林省旅游资源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旅游资源分布发展规律,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参考作用。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旅游资源类型的不断扩大的现象,本文在对一些学者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做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技术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研究吉林省古代、近代和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深入分析早期吉林省旅游没有形成产业的原因,并将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进行论述,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变化原因。第三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吉林省旅游资源的发展历程。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全国相比较而言滞后。并研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旅游资源在类型、数量以及分布上的变化,探寻吉林省旅游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及趋势。第四部分,探讨了吉林省旅游资源动态性变化的内在机制。由于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特性,旅游资源存在着无偿或低价使用的问题,这使得旅游资源的产权运营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无序竞争状态。旅游资源动态性集中体现在旅游产业竞争动态性、旅游需求的动态性和旅游资源开发手段的动态性这三个方面。旅游与人民生活水平、心理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地理区位息息相关,亦与政府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的吉林省旅游资源动态机制,期望能给旅游运作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